继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后,2020年4月中央又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其中,“就业”是唯一一个在“六稳”“六保”中都出现的关键词,而且都排在第一。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没有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但非常明确地强调要确保今年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业为什么每次都能居首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我国从2013年至今,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突破9300万人,又是如何实现的?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
充分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标志
记者:就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就业这么重要?
张成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多具体量化指标,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这些标准和就业直接相关。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劳动报酬,即通过就业获得的收入。从这个角度来说,就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了收入上的量化,还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指标,其中,明确提到“就业更加充分”。所以,充分就业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通过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来判断这个社会是不是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什么样的就业是充分就业?
张成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确保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我认为,充分就业,体现在就业总量稳定,新增就业岗位充足,失业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工资水平稳定提升。比如,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保持13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保持低位,实际工资水平保持连续增长,这就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四大支柱稳住就业大盘
记者:我们关注到这些年的新增就业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连续7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累计超过了9322万人。您认为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主要动力是什么?
盘和林:我认为就业持续增长有4个方面原因。第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为就业持续增长提供了压舱石作用。这几年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GDP总量仍在持续快速增长。经测算,现在GDP增长6个点,对应的就业就是1200万人以上。所以,就业的基本盘来自稳定的宏观经济。
第二,政策红利是稳定就业的主要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稳就业摆在首位,一系列就业政策,尤其是促进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政策,对稳就业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
第三,服务业的发展对稳就业发挥了蓄水池作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超过50%,而第三产业比一二产业能够创造更多就业。人社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就业人口中,第三产业已占到47.4%。这几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依然能保住就业岗位,跟服务业的贡献高度关联。
第四,新业态为稳定就业,或者说新增就业提供了强大的源泉。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2018年数字经济领域的就业岗位已经达到了1.91亿个,占当年就业总数的1/4,外卖小哥、快递员、代驾、网店小二等岗位为稳就业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张成刚:我也注意到我国就业结构正在向服务业转变,而服务业容纳就业能力更强,范围更广。数字经济不仅带动了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创造了新岗位,也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数字技术与传统通信、交通、物流行业的融合,也会增加就业岗位。
记者:两位专家都提到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转变。那么,在你们的观察中,或者说在国际上通行的理论中,这种转变本身是否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种标志?
张成刚:是的。我国在发展过程当中,遵循了“产业高度化”发展规律,即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趋势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步入新发展阶段,这本身也契合了产业高度化规律。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会向第三产业方向转移,更多就业岗位也会向第三产业方向转移,推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
解决就业问题“功夫在诗外”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什么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哪些具体政策措施来为人民群众“造饭碗”?
张成刚: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经济发展了,才会带动就业增长。反过来,如果实现了稳就业,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宏观经济和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目前经济刺激政策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减弱。这意味着,如果采取传统宏观层面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刺激经济增长,并不能对就业产生预期的巨大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使之全面发力。这些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的大势一起,支撑起就业基本盘。
盘和林:“功夫在诗外”。尤其在面对疫情冲击时,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只谈就业。比如,企业过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要让我们的企业、产业发展起来,提升国际竞争力。降低社保费率、失业保险返还、减税降费等政策,同样是在为企业减负。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就业率自然就上去了。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066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4857亿元。中国税务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对改善企业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不仅促进企业发展、增加员工收入,本身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上面谈的是稳存量,再看做增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最后实现稳就业。过去办企业,假如有10万元注册资本,要经过验资、拆借等程序,不仅消耗资金成本,还可能打消一些人创业的意愿。
为了支持创新创业,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便利企业注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已经从过去的几个月压缩到了5个工作日,实现了0元办公司、最多跑一次。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062.38万户,全国实有企业1527.84万户,但到了2019年,市场主体已达12339.5万户,其中企业3858.3万户,成了就业的蓄水池。
优化放管服带来的效益可能比直接减税还要大,政府应当能放尽放,做好后面的管理和服务,比如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对确实不能放的,要明确规则,使其标准化,更加公开透明。
实现900万就业目标要关注重点群体
记者:受疫情冲击,今年稳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39次提到就业,并明确要求各地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而且就业目标首次定在了900万人,比之前有所下调。
900万的目标,能不能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要继续巩固稳就业局面,还有哪些工作需要做?
张成刚:今年下调到900万,反映了疫情对就业市场冲击确实比较大。这个目标既符合实际,也能指引我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
下一步在稳就业方面,首先要关注直接受疫情冲击的就业群体,如中小商户和部分灵活就业者;关注重点就业群体,比如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以及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其次要统筹各部门之间协调,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最后要继续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尤其注意不能“一刀切”,消极防御、过度防御。
盘和林:我认为要实现900万这一目标,需要在宏观上做些文章。一是要保民生,哪怕提供不了工作岗位,但一定要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民生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是要扩需求,而且不能沿用原来的思维,以投资来带动需求的增长,应该促消费,比如优化消费券的投放,或者给一些低收入群体现金激励。
三是要保外贸企业。中国的市场是很大,但是我们的产能更大,外贸断崖式下滑,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总体来说,我也比较乐观,我认为今年就业实际上还是可以超过900万人,确保我们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