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五年规划将在今年两会“相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更显其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2020年注定将成为不平凡的一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此做出全面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地域上无死角、人群中无遗漏,五十六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一要务仍然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主力军又是谁?民营经济当然不能少。民营企业要发展,他们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得到有效保障。靠什么?靠法律,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在2020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年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之任务,更是前所未有之重;我们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亦是前所未有之多。要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矛盾中理出头绪,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就必须要不断突出、强化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两会眺望全面小康,我们正迈步在希望的田野上。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