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在赣州市两会胜利召开的美好日子,4月26日,从江西省贫困县脱贫退出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赣州市于都、兴国、宁都、赣县等4个县(区)正式脱贫摘帽。赣州从此再无贫困县,赣南革命老区彻底撕掉了贫困标签。这是赣州历史性实现整体脱贫的一个标志。
脱贫是一场历史性的大考,也是一场闯关夺隘的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大决战,必将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胜利。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江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赣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尤其是2019年亲临赣州视察,亲自指导和推动赣州脱贫攻坚。赣南老区人民深受鼓舞、感恩奋进!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投入最大,取得了赣南减贫史上最好成绩。我们坚持尽锐出战,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带头挂村包户,派出9809名干部驻村帮扶,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2016年以来,全市脱贫攻坚投入788.78亿元。我们创新实施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农村保障房、金融扶贫等做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全市通过直接发展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覆盖带动26.95万户贫困户增收;建设农村保障房17371套,解决了一批农村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财政累计投入8.35亿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3万人,到2019年底已脱贫111.4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7%;1023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瑞金、于都等11个县(市、区)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沉甸甸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殷切关怀,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更不意味着脱贫攻坚战的完全胜利。我们务必清醒看到,到2019年底,我市未脱贫的贫困人口还有2.82万人,这些深度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同时,“两业”扶贫效益还未突显,“两不愁三保障”还有短板,依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
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个决战的关键时刻,可以说场场都是硬仗,每打赢一场都是朝着目标前进一大步,都能极大地鼓舞人心。然而,脱贫攻坚犹如滚石上山,越到最后时刻,越需要使出更大力气。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必须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一鼓作气、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党的十九大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总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整体脱贫、稳定脱贫才是底线。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脱贫摘帽,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新起点,全市上下务必接续奋斗奔向同步全面小康。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摘帽,只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第一步,决不可以松松劲、歇歇脚。我们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频道不换、靶心不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使之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要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清零”行动,对剩余贫困人口采取更有针对性地帮扶,确保2.8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消除绝对贫困。要建立完善相对贫困帮扶机制和防范致贫返贫预警机制,推广精准防贫保险等措施,确保脱贫成色和质量过硬。要持续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巩固提升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成效,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让我们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疲劳的连续作战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心决心,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作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更加广阔的天地进发!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