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每年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今年的主题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
“我们许下的承诺,每天做出的选择,购买的产品,资助的研究,支持的公司以及制定的政策和法律,都将决定我们的未来有多‘绿’。但是,依靠创新思维和对知识产权的战略使用,可持续性是可以实现的。”WIPO如是说。
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成员国围绕当年的主题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突出知识产权在各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在中国,将这一主题落地为“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作为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之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更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加有力地支撑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
助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中国知识产权机构获赞
疫情,已然是庚子年到来后时政之“关键词”。
知识产权领域同样不可能置身事外。就在4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再次举行视频会议,讨论疫情期间知识产权临时政策和救济措施。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瑞士、英国、美国等国知识产权机构,以及欧盟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知识产权法定期限延误等问题所采取的最新措施,讨论的议题也与疫情应对密切相关。例如,《专利合作条约》(PCT)实施细则涉及期限延误相关条款的适用条件,在紧急状态下是否赋予WIPO总干事修改PCT等国际知识产权体系相关规则的一般性权力,以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下称《巴黎公约》)框架内的优先权期限因疫情所导致的延误等。
申长雨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形势依然严峻。在此关键时刻,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高锐总干事领导WIPO积极发挥作用,同各国知识产权机构加强信息沟通,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带来的挑战。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参照WIPO发布的相关解释和建议,处理好国际阶段的PCT申请期限延误宽限问题。申长雨还就紧急状态下赋予WIPO总干事修改相关国际规则的权力,以及《巴黎公约》框架内优先权期限因疫情发生延误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知识产权机构的做法也成为WIPO认可的典型。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在这次会议上,对疫情期间中国、韩国等国知识产权机构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助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和药物筛选的做法表示赞赏。高锐还建议各知识产权机构加强信息共享,鼓励新冠肺炎疫苗及治疗方法的创新。
在4月20日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高锐在线发表的致辞中,再次对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突出表现予以肯定。他表示,中国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一向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包括组织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以鼓励和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中国企业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运用。
与往年所不同的是,高锐首先“向正在抗击疫情和受到疫情影响的人们表达诚挚问候”。的确,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疫情”。
为促进研发更多创新药
建立保护期限补偿制度
以 “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为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申长雨解释了其中缘由,“这是我们着眼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所倡导的‘为绿色未来而创新’而确定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健康的重要。”申长雨说,知识产权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包括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研发更多创新药和精密医疗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通过更好地保护传统中医药,发挥其在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种,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让人们吃得安全、用得放心;通过商标、版权和特殊标志的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构筑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这些都将是未来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知识产权领域也在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据申长雨介绍,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
“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更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加有力地支撑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申长雨说。
如何让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对全民健康的支撑作用,申长雨给出了不少工作切入点:为促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研发更多创新药和精密医疗器械,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加快推进专利法修改,建立药品专利保护期限补偿制度。
为更好地保护传统中医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加大专利对中医药保护的同时,也在积极配合有关方面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值得注意的是,4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公布了《中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审查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中药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商标、版权和特殊标志及人类遗传资源。“目前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相关知识产权,我们已经实现了专利、商标、特殊标志的全方位、立体化保护。”申长雨说。去年国务院还专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作了详细规定……“所有这些,都将是未来知识产权支撑健康中国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上升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
无论是走绿色未来之路,还是让知识产权有力支撑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创新都是无可争议的“压舱石”。
中国的创新能力如何,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布的有关2019年知识产权成绩的一系列数据足以说明。
2019年,专利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缩至17.3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5个月,超额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累计减免专利商标相关费用79.3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46家。开展“铁拳”“剑网”“网剑”“龙腾”等专项行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2万件,假冒专利违法案件0.7万件,案值合计5.1亿元。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3.9万件。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0万件,案值31.6亿元。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4万起,破案1.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9万名,涉案价值86.7亿元。全国海关共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5.1万批次。人民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8.0万件,审结47.5万件。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346件7430人,起诉5433件1.1万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78.98分。
知识产权质量稳步提升。国内(不含港澳台)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6.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3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2521.9万件,平均每4.9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85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324件,核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8484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8319件。共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2288件、林业植物新品种439件。作品著作权登记270.2万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48.4万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较2018年上升3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5.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6339件,位列全球第三。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