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解码幸福中国:全面小康意味着什么

时间:2019-11-0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2.jpg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上历史新起点,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向往的理想社会,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之拼搏的奋斗目标。从摆脱贫困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一个又一个坚实步伐,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上书写一页又一页崭新篇章。

  从建设到建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目标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创造性地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擘画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蓝图,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我国于1997年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又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两项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均较高水平实现、较大幅度超过预期目标,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郑重作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正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了出来,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一奋斗目标的价值指向一以贯之,内涵标准则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不断拓展提高。经过党的十六大以后10年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因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更能反映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人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如果说建设更多是一种前瞻视野,是把小康社会当作一项宏大事业来做的话,建成则是从倒计时角度,着重从完成目标角度来要求的,更多强调的是紧迫感。为确保这一奋斗目标如期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战略保障。

  今天,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准,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恩格尔系数降至28.4%,城乡差距不到3%;等等。同时,也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有自信也有底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

  从总体到全面: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在本世纪初已实现总体小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同时我们党也认识到,这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经过近20年发展,低水平的问题有了根本性改变,但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果到2020年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没有解决,短板依然存在,就不能算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不能只是经济上的小康,而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着力解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问题,着力补齐在治理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的短板。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不能只是一部分人实现小康,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先富带后富要体现在后来者实实在在的生活境况改善上,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更不能让贫困人口通过统计数字“被小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什么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道理所在。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不能只是东部小康、城市小康,而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是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发展过程,而不能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悬殊甚至惯性拉大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正是着眼于全面小康要全国一盘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要进一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当然,全面小康不是也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全国各地都绝对地“齐步走”,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不现实,要求近14亿人都达到同样的收入水平、过上同样的生活更不现实。更何况城乡区域之间生活成本特别是居住成本不一样,光看收入水平也不见得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对于全面小康,一定要有辩证的思维。

  从小康到现代化: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必须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步伐,走向现代化。70年前,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是旨在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0年前,邓小平同志设想和推进的小康社会实际上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所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也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20世纪末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党的十九大,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时间没有变,但现代化的标准提高了。首先是把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个阶段目标提前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第二个阶段目标则从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从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而且现代化的内容更加全面,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又加上美丽这一要求。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起点上,通过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走出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