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粮食丰收年。围绕丰收,近来有两种观点形成鲜明对照:
一种观点认为,没必要年年都要绷着这股“不丰收不罢休”的劲,过度消耗资源不说,打下的粮食还比国外进口贵,不如花钱从国外买粮食吃。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粮食虽然丰收了却没有给农民带来增收,甚至“一斤粮还换不来一瓶矿泉水”。这种“谷贱伤农”的丰收是政绩和表面文章。
粮价是“百价之基”,不仅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反映出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中权重较大,更由于粮食是民生基本所需,稍有供应波动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因此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因素。
那么,中国的粮食价格,到底低还是高呢?可以概括两句话:跟农民预期收益比是低的,跟进口粮食价格比确实是高的。
在第一、二、三产业各门类中,农业的比较效益很可能是最低的。而在农业各产业中,种粮的收益又基本上是最低的。事实上,种粮收益低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最大的隐忧。
曾有人测算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这4种粮食的平均亩产值为1039元,净收入是682元——这既包括农民的工资,也包括了种植利润。由于目前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仍然是以小农户为主,一亩地这点钱,可能只是农民外出打工几天的收入。
而且,随着工厂和城市用工需求增多、劳动力成本上升,种粮的比较收益可能还将和农民的其它就业门路相比差距增大。
对有规模优势的种粮大户来说呢?他们最头痛的是高企的土地流转费用,以及灌溉、整地、农机等大量基础设施投入成本,以及管理和雇工成本的增加。以土地流转费用来看,这一块支出(对拥有承包权的农民来说则是收入)是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农场主所不需要付出的成本。
这就是中国的一个国情——在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足够支持的情况下,土地仍然是维系基本生计的生产资料。
所以,无论从种粮的小农户也好、大户也罢,以比较收益衡量的话,都是感觉“不赚钱”,当然会觉得粮价太低。但从进口粮和国产粮的价格相比,一些大宗的粮食(其实也包括食糖和油料)价格进口优势明显,甚至到岸价都低于国内粮食的市场价。
能大幅提高市场粮价来增加粮农收入吗?这是不可行的,因为会让不种粮的人群吃不消。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接近60%,考虑到即使在农村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并不种粮而是买粮吃。这意味着至少有六成以上的人是粮食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这么多基础人群对天天吃、顿顿吃的东西的价格当然是非常敏感的。
提高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力度、多给补贴呢?由于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根据游戏规则,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补贴额度要与产值挂钩,算下来补贴数量极其有限,早已接近极限水平了。
这就是为什么粮价不可能大幅提高的基本原因。更让人头痛的是,这一头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那一头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形成的“天花板”又不断下压,给农民补贴的办法越来越少,不断挤压政策空间。
由于水稻、小麦目前仍在持续实行保护价政策,多年来的托市收购产生了大量粮食积压、甚至成了陈化粮、市场难消化。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政界学界所说的“三量齐增”现象——粮食产量增加、进口量增加、库存量增加。
近年来一直有呼声希望取消保护价政策。但就目前来看,在各方利益都得到完美保障的解决方案出炉之前,用财政资金保障水稻、小麦这两种中国人的口粮安全,可能还是最为稳妥的方式。当然,保护价政策也需要有效引导和配合农业的绿色发展、供给侧改革。
还有一点情况是中国和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之处:中国人从整体上摆脱饿肚子的年代并不久远,粮食安全是从最高领导人到地方基层干部都高度重视的大事。稍有不慎放松抓粮就可能出现问题。
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此后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导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减产15.9%,直到20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罔顾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味靠买国外的便宜粮食,且不说把全世界的粮食都买光也就只够半数中国人的吃饭需求,更重要的是这就是对种粮农民生计的“劫杀”,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同时,补贴这招就算财政有钱也不能任性,最根本的还是要“强身健体”,不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提高种粮收益。
因此,今后的粮食价格走势会越来越向国际接轨,还是如种粮农民所期望的那样大幅上调?个人认为只可能温和上升,而既不可能下降、也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