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会战”,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全民参与、齐抓共管。
今年,我市立足脱贫攻坚大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稳扎稳打练内功、创新机制谋实效,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实际行动兑现党对人民的铮铮承诺。截至9月底,争取各类扶贫专项资金近4亿元,各级帮扶部门共投入资金2117万元,全部用于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贫困人口退出等;2019年计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5个,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共为4856名深度贫困人口发放专项救助金697.19万元;为51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小额信贷3.0136亿元,户均贷款5.8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2%。一个个认真落实的好项目、一个个全力完成的好措施,确保了贫困群众“搬得来、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我市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了1.66%!
立下“愚公志”、形成“合围势”,2019年,我市继续紧紧围绕精准脱贫目标,将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石,多点发力,高质量打出高效种植致富路、现代养殖斩穷根、社会扶贫摘贫帽等系列“组合拳”,开辟出一条条致富新径,坚决不让一名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
强化顶层引领筑牢脱贫摘帽基础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银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人民凝心聚力,银川的扶贫措施从顶层谋划设计向持续落实落地转变、扶贫效果从初步脱贫向稳固脱贫转变、扶贫工作从单项推进向综合施策转变、扶贫目标从注重脱贫数量向注重脱贫质量转变。
激发内生动力,压实攻坚责任。认真落实“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一线协调解决问题,破解贫困村发展瓶颈。先后于2月21日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3月15日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3月28日召开金融扶贫工作会,4月24日召开网格化管理及产业扶贫现场会,5月14日召开闽宁镇建设发展推进会,6月20日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座谈会,7月19日,召开闽宁镇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年行动领导小组会议,9月26日召开银川市脱贫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现场会,9月29日召开统筹推进闽宁镇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年行动领导小组会议,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压实责任、强化政策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有序推进。
全面推行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夯实脱贫基础。今年3月份,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网格化管理工作,市财政投入384万元,招聘196名网格员,通过岗前培训、政策学习、实地操作,每个网格员对自己负责的建档立卡户进行详实的摸底调查,分类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切实做到政策宣传及时到位、信息采集准确全面、数据掌握精准高效。
全力推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工作。围绕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一村一策”,指导各县(市)区制定贫困村脱贫出列实施方案,重点针对原隆村、滨河1~5村、广荣、隆源、泾灵南北村等贫困村,加强督导协调,下达整村推进专项资金帮助解决遗留问题。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充分发挥扶贫网格员作用,按照“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工作要求,因户因人为2408户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确保脱贫措施落到实处。严控时间节点,规范退出程序,严格按照贫困村“村申请、乡初审公示、县核查公示、市复审公告”和贫困户“户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两公示、一公告”退出程序,严把退出关口,确保真脱贫、脱真贫。截至目前,各贫困村已陆续完成乡初审、县复核程序,计划11月初完成全市贫困村市级复审工作。
25.1万移民在银“搬得来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
就业难、生活难、住房难、医疗难、子女教育难,大山深处,环境恶劣、信息封闭、交通不便,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拓宽就业渠道“有活干”、发展现代农业“有地种”,完善教育设施让子女“有学上”、配套医疗设施解决“看病难”,湖城银川,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一方水土养活多方来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聚焦“两不愁三
保障”标准,加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突出产业扶贫作用,找准“好路子”,汇聚“金点子”,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帮助移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移民能够“搬得来、稳得住、管得好、逐步能致富”。截至目前,银川市辖三区农村建档立卡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率100%;开展免学费资助项目,5550名学生从中受益,25.1万移民就此全无后顾之忧。
夯实富民产业托起贫困群众“小康梦”
治贫之本,在于产业,产业兴,百姓富。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筑巢引凤”抓外引,“强筋健骨”抓内建,持续做足产业兴旺大文章。
加强产业扶贫,夯实致富基础。形成设施农业、菌草、花卉、红树莓、肉牛养殖等为主的特色扶贫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建立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产业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预计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00余人,覆盖率达48%,人均增收可达2000元~3500元。目前,各县(市)区扶贫产业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兴庆区月牙湖乡肉牛养殖基地、金凤区润丰村产业园区、灵武市泾灵南北村设施温棚等项目计划年内完成。今年上半年,银川市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3743元增长到4108元,银川市各县(市)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均在9%以上,脱贫成效日趋凸显。
强弱项补短板,确保脱贫攻坚质量。聚焦月牙湖乡、闽宁镇、良田镇、丰登镇等贫困人口较为集中、收入较低的村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截至目前,月牙湖乡肉牛养殖园区已完成论证、规划、设计、征地及土地平整等工作,防洪工程已开工建设;闽宁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稳步推进,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和千亩桃园已建成,玉海、园艺、原隆3个设施温棚园区和园艺、木兰2个标准化养殖园区基本建成;成功打造红酒一条街,36家葡萄酒企业已入驻;11家快递企业计划入驻电商示范街;新百连超已入驻并正式运营。金凤区润丰村三产融合扶贫产业园也在快速推进。
汇聚社会力量决战脱贫攻坚
攥指成拳,滴水成河。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
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市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点推进社会扶贫工作,打开“政府、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扶贫大格局,实现了扶贫开发工作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成功转变。
加强社会扶贫,推进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对15个移民乡镇的扶贫联系点进行重新调整,做到市领导帮扶移民乡镇村全覆盖。对全市39个贫困村和27个移民村的定点帮扶单位进行重新调整,市、县两级共安排346个帮扶部门,其中,68个市直部门,县(市)区本级278个部门进行帮扶。同时进行新一轮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选派工作,共为贫困村和移民村选派66名第一书记和150名驻村队长及队员,下派3370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做到全市贫困村全覆盖。2019年区、市、县帮扶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1504.13万元。开展项目扶贫、举办培训班、宣讲扶贫政策、捐资捐物等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全市统一推进的大扶贫格局。2019年共计争取社会捐赠322.05万元,各类图书17万余册。中铁集团为灵武市郝家桥镇拨付捐款资金200万元;银川市文明办、教育局、扶贫办、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开展“爱心作业本”公益捐资助学活动,发动爱心企业捐赠各类型“爱心作业本”17.3万余册;中国移动通信采购共享服务中心向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捐助党群活动设施及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万元;苏州市商务局捐赠30台电脑助力脱贫攻坚。
为贫困村“土货”进城敞开大门,为贫困户搭起农产品供需桥梁。今年我市通过开展消费扶贫,市、县两级共举办扶贫产品展销活动17期;对50余种商品在机关单位、商业街、金融网点等地分批进行展销,销售总额达50万余元。推进扶贫农副产品进驻新百连超,目前已销售扶贫蔬菜4000余吨,销售金额1700余万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齐脱贫。如今的银川大地,处处迸发出脱贫致富的活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正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实施脱贫攻坚,以最昂扬的姿态迎接挑战,以必胜的决心、信心去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不负历史、不负使命、不负伟大新时代,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兴庆区
先后建设滨河家园、掌政镇新创家园劳务移民安置区,完成5074户21476名生态移民安置任务,同时,千方百计为移民解决就业岗位,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联系周边用工单位等方式,为移民解决就业问题,累计实现脱贫8700人。引进2个花卉种植、销售龙头企业,年生产各类鲜切花2000万支左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1名就业,花农户均年收入2.5万元;建设15个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园区,存栏3.6万头奶牛,其中移民托管奶牛3979头,每户分红2800元;5个贫困村推广种植红树莓2500亩,吸纳建档立卡户300名,人均收入不低于6000元;建设肉兔标准化养殖圈舍10栋,每年为建档立卡户分红2000元。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实现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金凤区
结合打造“银川市城市菜园子”产业发展定位,大力推进设施温棚扶贫产业发展;完成设施温棚实用技术培训100人,完成职业技能精准脱贫驾驶员培训87人;“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诊疗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向贫困家庭的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40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30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728万元。近年来,金凤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银川市关于扶贫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已脱贫1069户47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195户683人;6个贫困村出列完成县级公示,进入市级复审阶段。
西夏区
产业扶贫持续发展,实施西夏区同庄设施果蔬示范园产业扶贫精准合作项目,搭建单体拱棚76栋;健康扶贫全面保障,对健康扶贫对象中患30种大病、慢性病和重病兜底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截至2019年5月20日,建档立卡核准患病556人,因病致贫核准率98.98%。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教育扶贫力度加强,截至目前,西夏区适龄儿童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为0。积极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入学全程享受资助政策,有90人享受“雨露计划”资助政策;金融扶贫全面推进,持续发挥金融扶贫“贷”动作用,形成“金融+扶贫”的良好局面。2017年至2019年5月底,西夏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294万元,获贷户数412户,覆盖率达63.68%。
永宁县
特色种植方面,投入12600万元用于闽宁镇各村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福宁村、木兰村、园艺村流转1.5万亩土地打造酿酒葡萄规模种植基地,园艺村52栋第三代日光温棚建成完工并陆续出产,原隆村完成55栋第三代日光设施温棚建成,玉海村流转土地150亩建设设施温棚50栋,武河村种植桃树873亩3.6万株。特色养殖方面,园艺村新建养殖基地建成牛棚19栋、羊舍10栋,入园肉牛740头。木兰村养殖园区40栋牛棚建成,100余头牛入园养殖。旅游产业方面,依托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打响永宁高端葡萄酒品牌,闽宁镇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就业扶贫方面,安置扶贫公益性岗位50人,4家企业提供公益性岗位31个。上半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0余万元,惠及学生800余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8户3793.1万元。
贺兰县
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银川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摘帽标准,想办法、找对策、出实招,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欣荣村优质鲜食红树莓特色扶贫产业示范项目、洪广镇广荣村巾帼扶贫车间、隆源村梅花鹿扶贫产业园项目等等。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22户8030人,其中洪广镇1184户5677人,金贵镇290户1274人,立岗镇78户319人,南梁155户724人,习岗镇3户4人。
灵武市
建设白土岗养殖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7家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建设夏能蜜瓜基地1100亩、有机蔬菜基地500亩;新建扶贫车间4个,1200人就近就业;建立“幸福积分超市”,将群众行为和超市货物分类逐条细化量化,依据积分兑现奖励,倡导文明行为,激励引导移民积极干事创业。评先选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结合灵武市每年“10·17”扶贫日活动,评选“致富带头人”“脱贫示范户”“最美郝家桥人”“最美泾兴人”“好婆婆”“好儿媳”等,召开表彰大会公开表彰;开展“巾帼脱贫行动”“移民运动会”等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谋产业发展、早日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