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乡村路上、农家小院、茭白田里……不时传出乡亲爽朗的笑声,处处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去年8月10日,岳西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全省率先交出脱贫答卷。四年间,10万贫困户脱贫,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截至2018年底,全县未脱贫的只剩下790户214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9%。回顾脱贫一年,如今的岳西,天蓝地绿,乡村秀美,产业兴旺,群众在小康路上迈出稳健的步伐。
特色产业
挑起脱贫大梁
9月10日清晨4点多,青天乡老鸭村杨树组王业庆夫妇就早早起床,给蚕上叶。“今年我家养了3张蚕种,还有两三天就要上蔟了,现在是大量吃叶的时候,这几天全家精力都在养蚕上,不是上山摘叶就是给蚕上叶。”王业庆说,养蚕是件苦差事,但来钱快,他家一年养蚕收入不低于2万元。除了蚕桑,王业庆家还有10亩茶园,茶叶年收入3万元左右,加上种植茭白、发展中药材,去年他家有十几万元产业收入。
2015年,因为大女儿患大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债十几万元,王业庆便成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资金的支持和村里指导下,这几年王业庆家靠发展这些产业,不但自己脱了贫,还带动杨树组家家户户种茭白、养蚕。在今年初的全县“三干会”上,他作为脱贫典型在县里登上了领奖台,领回了全县脱贫攻坚奋进奖。
与王业庆自主发展产业不一样,五河镇叶河村通过“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构树。“过去种惯了水稻、玉米,构树是新兴产业,大家都不愿意尝试,也没有信心,村里的带动就非常重要。”叶河村党支部书记叶德新说。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叶河村率先建立构树基地,打造占地209亩的“构树生态循环产业园”。建成之后,一亩地收益将近4000元,种植第一年就见效。“种一亩水稻最高收入1000元,种构树是种水稻的四倍,销售又不用操心,我家也拿出4亩山地种上了构树。”成功实践后,第二年村民王焰发也参与种构树。
为推动发展构树,五河镇出台奖励政策,给予每亩800元的奖励,另以每斤0.4元的保护价收购构树叶,确保每亩增收2400元左右。几年下来,构树产业给五河镇带来近6000个劳动岗位,带动贫困户60户,户均增收1万元。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决定性因素,内生动力是第一动力。岳西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举措,以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大户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四带一自”扶贫模式,因村因户推进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等“十大产业扶贫”,着力提升农户“造血”功能。对发展相关产业的贫困户,岳西县通过验收后,每年对每户给予2000元以内的资金奖补,规模发展的贫困户还可以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四年来,岳西县共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9890.15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9亿元。
四年脱贫攻坚战,岳西县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加速壮大。到2018年底,全县茶园面积17.18万亩,桑园面积6.7万亩,高山蔬菜面积14.4万亩,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农家乐经营户800多户,11402户贫困户安装光伏电站……实现每个贫困户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有两个以上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产业收入成了重要的稳定收入来源。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