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从落后的农业省成为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强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浙江在全面小康路上,是如何实现一个都不少的呢?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五星级宾馆坐落其中,从空中俯瞰,东阳花园村更像是一座城市。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花园村可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80多户人家,只有200多亩耕地。
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介绍:“穷到什么程度呢,连村里开会买煤油灯的钱都要向各生产队摊派。”
穷则思变,1981年,邵钦祥带头筹集了1500元办了一家蜡烛厂,有了第一桶金,曾经一穷二白的花园村,通过不断办厂,发生了巨变,如今村里的产业涉及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几十个领域,2018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6万元。
花园村村民单小灿表示:“像我们有国际学校,还有大型的医院,然后我们办事情的话,在我们便民服务中心里面,非常的方便。”
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这正是70年来,浙江农村发展的缩影。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浙江大地,农村的改革也在悄然萌发。
1979年的秋天,面对连续寒冷和干旱造成的油菜地欠收,长兴县长城公社书记宋忠孝带着130口人,进行了分田到户的大胆尝试。“为了解决老百姓吃油吃饭的问题,我认为当干部的应该挑起这个担子,帮助他们,我也不怕处理。”原长兴县长城公社的书记宋忠孝说。
第二年,当地油菜产量从原来的一亩七八十斤跃升至两三百斤。从此,“包干到户”的创举,在浙江全省开始推广。曾经沉寂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表示:“以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为开端的市场化改革及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活了主题要素市场、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
农民富,产业强。1991年,浙江农民人均年收入首次超越“小康”标准。进入新世纪,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浙江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德清莫干山,环境的提升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不少村民建起民宿,转型发展第三产业。
莫干山田园曼居民宿老板陈燕芬介绍:“每个月的营业收入在三四万,那跟以前比起来足足翻了好几番都有,这个是青山绿水给我们带来的明显效应啊。”
“千万工程”让浙江越来越多的村子美起来,百姓富起来,而推进“山海协作”,实现不同地区发展优势的互补共赢,则让浙江的区域发展更加平衡。今年5月,“丽水—宁波舟山港”班列顺利开行,让“山”与“海”联了姻;龙泉和萧山合作8年,去年刚新增了消薄科创“飞地”150亩,今年又签订了乡村振兴示范点、科技平台等五个合作协议。在衢州,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已站全市生产总值35%左右。
衢州市协作中心副主任徐永功说:“我们衢州发挥山海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山海经济,推动我们衢州工业的快速发展。”
截止目前,各类山海协作共建平台已在全省建成32个,山海协作为浙江的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浙江26个县摘掉了“欠发达”帽子,目前它们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平均水平。
潘伟光院长说:“山与海携手同行,不仅为“山”这一边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海”那边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山呼海应、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生动局面。”
70年,浙江城乡巨变,1949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7元,到2018年,达到了27302元。不仅如此,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也是全国城乡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