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我经帮扶干部推荐到博白县润大制衣厂工作后,我平均每月工资超过3000元。这样,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收,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我正努力争取早日脱贫,不给国家拖后腿。”朱秀琼满脸喜悦地说。
朱秀琼是广西博白县亚山镇互卫村岭背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患残疾,她做梦也没想到,竟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
像朱秀琼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贫困户,在博白还有很多。近年来,博白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围绕“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目标,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使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打造了一张“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名片。
博白是自治区级贫困县,全县人口190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9万人。通过建设扶贫车间“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博白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目前,博白共评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82家,共吸纳6022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12名,人均月增收约2500元,带动10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取得显著扶贫成效。
扶贫车间布局合理,贫困群众家门口实现就业
“家庭是重心,做什么都是为了家。以前只有外出打工才能挣钱养家,但是出去又照顾不了家庭,现在有了扶贫车间,不用外出,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干活都有劲了,脱贫致富也更有盼头了。”贫困户江裕在博白县那林镇金沛工艺厂扶贫车间工作,主要是从事工艺品的焊接工作,平均每月工资1900元左右,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有2500元。
江裕是博白县那林镇珊瑚村太湖队的低保贫困户,他家里有5口人,妻子有轻微的智力障碍,3个小孩还在读书。养活一家大小的重担全落在江裕肩上,但他又不能离开家庭外出务工,而扶贫车间刚好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白天在车间工作赚钱,晚上下班又能回家照顾家庭。
“我现在在车间负责服装打边,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叶凤琼说,丈夫患病没有工作,养家的重担压在了自己身上,自己有5个小孩,其中3个小孩在博白镇第八小学读书,想出去打工不行,现在“扶贫车间”开在了家门口,且工作管理人性化、上班时间弹性化,可以利用时间接送小孩、照顾丈夫,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在博白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东安置点,南宁安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博白分公司的“扶贫车间”共吸纳13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多人,叶凤琼便是其中之一 。
在扶贫车间布局上,博白县严格要求就业扶贫车间优先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布局建设,争取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所有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覆盖。通过“企业+车间+贫困户”方式,将生产车间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贫困村,送工作送岗位到群众家门口,贫困群众就近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博白县委书记罗宗光介绍说,“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开展‘引老乡建家乡,联百企促百村’活动,通过引导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村屯里,延伸到贫困户家里,真正把小车间做成大舞台,不仅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居家式”生产加工,厅堂变身“车间”
在扶贫车间运营方式上,博白县注重结合实际进行探索。通过“企业+订单+贫困户”方式,贫困户在完成技能培训后,将生产原料带回家工作,实行按件计薪,贫困户自由支配时间,在家中进行“居家式”生产加工,实现厅堂变身“车间”。
在博白那林镇金富工艺厂扶贫车间门口,珊瑚村杨头六队的低保贫困户陈宇拿着前一天的加工过的工艺品来交货,老板娘数清楚工艺品数量后拿出60多元钱交到笑意盈盈的陈宇手中。
“以前的生活很艰难,家里有两个小孩读书,我在家照顾老人小孩,没有经济收入,一家老小全靠我丈夫一个人,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扶贫车间之后,我在家就可以工作有收入。平时,我把工艺品领回家,完成农活我就可以加工这些工艺品,平均每天能赚到50元-80元,平均每月能做到1500元到2400元左右。家里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我觉得很开心。”陈宇说。
博白县立足当地特色产业,通过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内涵,发挥民族手工业、民族特色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引导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布局设点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将适宜分散加工的产品延伸入户,推进居家就业,解决了贫困人口难以离家的困难,使得厅堂变车间,足不出户就实现了就业增收。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扶贫车间
“目前,我们公司正着手在2个乡镇筹建就业扶贫车间,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将为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南宁安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蔡清南介绍说,博白对就业扶贫车间的政策扶持,对企业的运营有很大帮助。
“县里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从就业扶贫车间经营主体、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贫困人口务工三方面进行扶持,让企业放心经营,让扶贫车间顺利建设,让贫困户安心工作。”博白县人社局局长李异金说。
据了解,博白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三方面扶持政策:一是扶持就业扶贫车间经营主体,对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且满足相应条件后,每年给予1000元/人补贴。二是扶持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对经营主体自主建成并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带动贫困人口就业6个月以上,吸纳就业 30人以上,实际发放总工资不低于6000元/人的就业扶贫车间,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三是扶持贫困人口务工,对受委托居家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的贫困户,自行购买加工设备的,按照实际购置支出给予奖补,奖补上限为每户不超过1万元。
这些扶持政策,打破了扶贫车间单一建设壁垒,将扶贫、培训、产业、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叠加政策,同时帮扶企业及贫困劳动力就业。
江宁镇是全市唯一的深度贫困镇,江宁镇四联村是玉林市唯一的极度贫困村。江宁镇充分发挥作为芒编工艺品基地和种养殖业基地的优势,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创新打造了“党建+产业+扶贫车间”模式,实现了造血式扶贫。目前,全镇已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0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59人。
“目前,博白共为9家就业扶贫车间发放补贴12.8万元。”博白县县长罗培球指出,“县财政还安排了近1000万元债券资金,对建在村集体闲置集体土地的新建车间进行奖补,规定车间的产权归属村集体。”把建设就业扶贫车间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村集体收入的渠道,大大激发了各乡镇建设扶贫车间的积极性。
免费指导+规范管理,助力扶贫车间健康发展
“在这上班日子过得充实,每月能拿到工资2500元,还有年终奖,去年年终奖我就得了8000多元呢!”在博白县东平镇富山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里,覃林曼一边忙着采摘西瓜一边笑着说。
“除了工资收入,合作社还免费给我提供果苗和技术支持,我现在已在自家地里种植了5亩的橙子和番石榴,很快就有收成了。”现在,覃林曼正计划着把家中一层楼的房子再加盖一层并进行装修,好让儿子早日娶媳妇。
博白各乡镇纷纷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将扶贫车间建在田间地头,黄凌镇坡塘百香鸡、英桥镇瑞丰白鸽、大垌镇兴鑫沙糖桔等特色“扶贫车间”的开设,极大地方便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博白县组成工作组,对全县所有就业扶贫车间进行调研指导,及时掌握所有扶贫车间的运行情况,加大政策扶持和推进村企对接,鼓励企业设立扶贫车间,对经营困难的扶贫车间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和政策帮扶。博白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积极推进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建设,从而带动全县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在扶贫车间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博白县建立了扶贫车间信息库,各类信息都会被记录在库,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扶贫车间建设管理服务体系,为扶贫车间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博白县还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为贫困劳动者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服务。2019年2月,博白县举行了“春风行动”就业扶贫招聘会,共202家企业招工,工作地点涉及县内外,共有15000多个工作岗位供求职者挑选。
博白县亚山镇充分利用广西桂牛奶水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资源优势,带动500户贫困户入股小额信贷资金共5000万元,通过“贷牛还牛”模式带动贫困户长效脱贫。目前,桂牛公司每年为入股的500户贫困户分红400万元,三年共分红1200万元,2019年被认定为博白县就业扶贫车间,吸纳13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平均每人工资在3000元左右。
博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车间建设,2019年4月,制定了《博白县进一步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县创建150家以上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全县所有贫困村和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全覆盖。目前,博白围绕帮助农村贫困人员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的目标,坚持高位推进,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大力扶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推广多元模式,推动扶贫车间长足发展。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