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小康路上,我们劲往一处使——襄垣跨县帮扶沁县纪实

时间:2019-05-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长治新闻网

  走进沁县,草木茂盛、绿意盎然,夏天的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枝叶,流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定昌镇烟立村的田地里,一株株芍药花开正艳;次村乡五星村的文化广场上,水泥硬化的活动场地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杨安乡泉则坪村的建档立卡户家里,帮扶干部正在讲解养殖技术常识;投资3000万元援建的襄沁友谊小学已经完成选址,占地100亩、容纳1000余人的学校将在今年建成……

  沁县的这一幕幕变化,源于襄垣县广大干部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奔小康”的责任与担当。

  2018年5月18日,沁县襄垣县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对接会在沁县沁州宾馆召开。两座县城由此“结缘”,手拉着手、心连着心,走到了一起。

  一次会议,一种基调,一份担当;

  一次会议,一个目标,一种责任;

  一次会议,一声号角,一段征程。

  跨县帮扶,人员是关键。要在扶贫上下“绣花”功夫,就得有一批“俯下身子沉下心”的帮扶干部。襄垣县抽调精兵强将,选拔了有基层工作经验、有专业技术特长的91名年轻干部作为驻村帮扶队员。91人分为30个工作队,涉及15个县直单位、2个重点企业。工作队按照“一村一队、一队三人”的要求驻村帮扶。其中工作组组长由县粮食中心主任王会斌担任。后经过调整,帮扶村增加至31个。帮扶对象共涉及11个乡镇,贫困人口1660户4553人。经过针对性帮扶,今年共有572户1414人脱贫,未脱贫人口降至77户210人,帮扶村实现脱贫摘帽。

  帮扶 先要找准路径

  初到沁县,工作队把了解村情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先手棋。“在帮扶工作中,首先得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和大伙儿拧成一股绳。”为了把脉31个贫困村的“病根”,襄垣跨县帮扶工作队队长王会斌组织队员,一次次走进最偏远的村庄,进到最困难的群众家里,访民情、听民声。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沁县在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有着坚实基础,农户对农产品种植也有一定经验。在综合分析各村情况后,襄垣县财政出资600余万元,购买林盛果业晚秋黄梨树苗,为帮扶的31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提供1亩、每村提供10亩晚秋黄梨树苗,共发展黄梨种植1970亩。林盛果业作为襄垣县的农业龙头企业,在提供苗木的同时还为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户早日受益。同时,襄垣县财政出资155万元,为每村提供5万元的产业启动资金,用于帮扶村产业项目的先期投资,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付树中是杨安乡泉则坪村人,今年42岁,由于妻子身体残疾,孩子要上学,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知道工作队免费发放梨树苗,他早早就来到了村集体活动中心:“我有5亩地,但种的都是玉米,经济效益不高,现在工作队不仅提供梨树苗,还邀请人讲解种植技术,我得好好听听,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帮扶 还要扑下身子

  “光有产业实施方案、配套扶持资金还远远不够。”王会斌说,当地很多贫困户一没想法、二没技术,发展产业面临的难题接连不断。

  “首先得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大伙儿有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王会斌清楚地记得,每天8时30分,烟立村“扶贫之声”大广播都会准时响起,将脱贫攻坚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开创……

  工作期间,各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工作中累积的有关知识和经验,进村入户,助力脱贫攻坚。襄垣县农委工作队举办技能培训送技下乡,讲解果树、杏树栽培技术;疾控中心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扶贫和疾病预防宣传;粮食中心针对帮扶村产粮大户宣传粮食代购代销代储计划……半年多时间,共为帮扶村贫困群众办实事500余件,点点滴滴凝聚起了工作队与群众的相互信任,打开了工作的第一扇门。

  “5天4夜我们吃住在村,周六回家的时候,就在后备箱里塞满小米、红薯、土鸡蛋等农副产品,我们拿到襄垣去卖,价格相对较高,不仅解决老百姓销售难题,还能帮助老百姓增收。”襄垣七一集团驻沁县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弓亚峰还干起了销售的活计。据统计,各驻村工作队共帮助农户推销小米8000余斤,红薯、土豆5000余斤,土鸡蛋3000余斤,帮助贫困户增收16万余元。

  同时,作为整合帮扶资源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一个创新载体,工作队还帮建了10余家爱心超市,实行积分制管理,面向全体村民发放积分卡,村民通过参与帮贫带贫、开展献爱心活动和积极参与村上的公益事业和工作获得相应积分,村民可凭获得的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爱心超市既扶贫又扶志,为贫困群体搭建了一个新的救助平台,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帮扶 更得细致入微

  如果说致富产业点燃了群众脱贫的信心,那么细致入微的关心和鼓励更是提振了他们的精神。

  次村乡檀山村村民郝专宏今年49岁,是村里的五保户,住的窑洞因年久失修,几近坍塌,非常危险。襄垣县教科局工作队看到后,积极为他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并先期垫付1万元,用于房屋开工修缮。“家里的家具都是工作队给添置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住的房子好了,心情好了,咱脱贫的信心也更足了。”现如今,郝专宏靠着种植谷子,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左右。

  为贫困大学生捐款、组建扶贫文艺宣传队、帮助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为村民的农产品找销路、凭借丰富矿山救护经验舍己救人……不到一年时间,工作队几乎成了各村贫困户家里最熟悉的亲戚。从村里开会到泥巴路里奔忙,从下文发函到以心换心沟通,工作队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在真情实意的帮扶中砥砺出动人光芒,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真抓实干的帮扶中进一步密合生长……

  “老百姓不爱听大道理,我就跟他们聊咋样才能过好日子。”襄矿集团驻沁县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晓东告诉记者,“设身处地地想问题,细致入微地做事情,才能让群众真正感觉到温暖,激发起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返程路上,经过定昌镇刘家庄村,工作队新修建的水泥路宽阔笔直,这条路更像是脱贫致富的“生命线”,延伸至远方。在山岭上远望,眼前是一株株饱含贫困群众希望的幼苗,耳边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帮扶故事,这片土地上,充满了绿色的希望。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