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伟,45岁,妻子和女儿都有疾病,家里只有3.5亩山地,种植玉米,一年收入不足2000元……”有290多名如赵吉伟这样的村民,他们都是尤杖子村贫困户,多数都因病、因残致贫。村里有95户帮扶对象,我一户一户走,一家一家唠,核实确认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信息。不少贫困户家我反复去,破旧的住房、微薄的收入,看了让人心疼。在和乡领导、村“两委”班子沟通后,我们确定一边改善基础设施,一边看谁家适合养殖种植、谁家适合外出打工、谁家适合做贩运买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5月21日,人民日报)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数亿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我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为实现全面小康,从2014年开始实行精准扶贫,并对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实行定点帮扶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实行驻村工作队制度,是做好各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
取得群众的信任、改变观念。与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的信任是有效实现脱贫的前提。驻村干部要放下身段,深入群众当中,多与群众拉家常、同劳动,与他们打成一片,才能深入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才能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才能转变部分贫困群众的思想,从“让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来。现在脱贫攻坚已进入深水期,转变群众的观念尤其重要,只有转变了群众的落后观念,才能有效实现脱贫,脱贫而不返贫。
找到符合村情民意的脱贫项目。驻村帮扶干部在帮扶过程中,想要帮助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需要从乡村的实际情况考虑,从每家每户的实际需求出发。要通过走访、调研、考查,切合实际的因地制宜,比如开展种养经济价值高的牲畜和农作物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要从因地制宜、因致贫原因出发,如在驻村干部的带动、帮扶下,让贫困群众主动、坚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