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杂粮,就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看病就医便成了事关民生福祉的事。以前百姓看病,农村居民找“赤脚医生”,城里居民上医院。现在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医疗资源,无论是医疗环境、医护人员还是治疗手段都发生了跨越性的变革。
今年47岁的郭朔梅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副主任护士,从业27年的她,见证了我市医疗行业的变迁。1992年,刚从嘉兴卫校毕业的郭朔梅就来到了新埭镇南桥卫生院工作,当时的南桥卫生院只有一幢2层小楼房,一楼是门诊,二楼是住院部,虽然名义上是有住院部的,但几乎没有什么住院病人。由于当时村里农民还没有医疗保障,无论大病小病大家只舍得花几毛钱挂个号,找医生配点药或挂瓶盐水。
当时的乡镇医院,也就20多个医护人员,有的是过去的赤脚医生“转正”的,有的是下放的知识青年经过培训后上岗的,只有很少部分年轻医生是从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的。那时基层医院基本都没有配备基本检查设备,医生诊病只靠3个宝: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日常做检验非常“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医生都是“全科”,什么病都看,而护士要做的工作更杂,除了日常护理,有时候还要帮着药房配药。让郭朔梅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的消毒工作,当时少有一次性医疗器械,小到针头大到手术器械都要放进高压锅里煮沸消毒,每年夏天是护士最痛苦的时候,虽然开着电风扇,但守着锅炉却感觉不到一丝凉爽。
1997年,郭朔梅有幸被调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那时,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市区县后底,医院的门诊部在马路南侧,住院部则在马路北侧。当时的城镇职工陆续开始有医疗保险,大家对健康也日趋重视,因此医院门诊量已有了明显的增长。虽然当时医院基本的B超、CT等检查设备都配备了起来,但总体就医环境还是比较“艰苦”。郭朔梅还记得入职的第二年夏天,市区发大水,地势较低的门诊部被淹,病人靠着几艘小船摆渡进出。想起当时的画面,郭朔梅至今感叹不已。
从过去的没保障到如今城乡居民人人有医保,百姓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几年,郭朔梅经历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整体搬迁,见证了病区的扩大和医疗队伍的扩展,还有一大批高、精、尖先进医疗设备的“硬核”。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如今,郭朔梅与同事们聊得最开心的,就是对医疗事业的自豪和期待:市中医院迁建项目去年已经破土动工,市妇保院(疾控中心、血站)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二期、新仓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市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和网络医院加速落地,区域影像、病理、检验、心电等共享中心高效运行,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作为追梦人,郭朔梅既感到任重道远,又无比欣喜。
这真是——看病问药寻常事,千家万户心所系;健康平湖强医疗,奔向小康有底气。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