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产业扶贫托起百姓“小康梦”

时间:2019-03-2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农业农村部

  “脱贫攻坚越往后,越要向偏远贫困地方精准发力,越要向弱势贫困人口聚焦施策,越要从产业扶贫上下硬功夫……统筹推进环境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健康扶贫等综合措施,走出一条符合康县实际、顺应群众意愿的多元化产业扶贫之路,确保2019年整县高质量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曾多次这样强调。

  近年来,康县立足资源富集、全域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劳务输转、农村电商等多元产业,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康县实际、顺应群众意愿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强基固本 特色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康县的潜力在山、优势在特、希望在林。为了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康县着眼于建设“绿色银行”,增强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我们这儿森林茂密,蜜源丰富,非常适宜土蜂养殖。”走进康县迷坝乡老沟村村民赵志彦家,只见房前屋后摆满了蜂箱,群峰飞舞。

  “现在共有50多箱中蜂。”赵志彦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有养蜂的传统,但数量都不多,几乎都在10箱以内,采集的蜂蜜基本自产自销、家人自用,没有形成产业。

  “去年五月份,迷坝乡发起了一次电商众筹活动,为村里的蜂蜜打开了销路,价格也从过去的30块钱涨到50块钱一斤。”迷坝乡乡长尤高宏说。

  近年来,康县把富集的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持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在望关镇跃湾村,村民张建文介绍,“去年家里花椒产量2000多斤,按每斤65元左右售出,收入还不错。”张建文说,目前全村种植花椒2000多亩,产量在2.7万斤左右,全村光花椒一项收入就达170万元以上。

  康县茗芝茶叶合作社负责人冯明全说:“我们通过茶叶产业合作社,可带动6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合作社通过收购新鲜茶叶,雇佣茶叶加工人员,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农户实现脱贫。”

  截至目前,康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优势特色经济林果135.08万亩,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黑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生产,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同时,该县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1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种植、中蜂养殖、蚕桑养殖、茶叶培育等贫困户产业增收项目,14家龙头企业与70家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带动贫困户1300多户增收。

  山高路远 电子商务打开特色产品销路

  山大沟深的康县风景宜人,物产丰饶,但因交通不便,许多原生态的美景还处于“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农特产品还处于自给自足、出售给当地人的自然经济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康县积极落实陇南“433”发展战略,坚持将电子商务与农特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初步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电商扶贫的新路子。

  目前康县累计开办网店1463家,物流快递企业34家,乡镇物流配送服务点224个,开展各类培训4000余人次,累计总交易额34210万元,推行“网店+农户”“网店+企业”扶贫模式,带动6306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全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扶贫中心1个,建成21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69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建成5个网货供应平台,农产品加工企业21家,电商应用企业13家,物流快递企业21家,配送服务点42个,为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向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通过电子商务和新媒体,梅园河、月牙潭、低垭云海、茶马古道等许多具有康县特色的原生态景点逐渐被外界熟识,核桃、木耳、茶叶、花椒和土蜂蜜等土特产品已通过网络销售到天涯海角。电子商务让山大沟深的康县声名鹊起。

  绿水青山 全域景区铺就绿色振兴路

  绿色生态,是康县的核心竞争力。十八大以来,康县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全域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朱家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我们以红色文化为主调,以古村修复为特色,将古村与红色文化融合在一起。”岸门口朱家沟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介绍。

  一进村口,就是朱家沟村民李成秀的家。李成秀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整修了房子,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农家乐一个比一个红火。环境优美,道路畅通,村里的变化之大,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说起村上旅游扶贫,李成秀忍不住一番感叹。

  今年60多岁的朱彦忠告诉记者,“作为村里的贫困户,去年镇上为我办理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用这些贷款种植了天麻,收入还不错。另外,村上给我家申报了3000元的圈厕改造资金,帮我家改造了住房,修好了厕所,家里面貌一新,我们也开起了农家乐。现如今,政策这么好,不好好经营农家乐就对不起自己啊。”

  在朱家沟村,像李成秀、朱彦忠这样坐在家门口挣钱的农户还很多。2017年初,镇政府投入资金5万元作为村集体股份,主导成立仁和居旅游度假公司,农户参股或在公司旗下自主经营,发展农家客栈、农家乐、电商产业等,开辟田园、垂钓等体验项目,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目前,有15座40间群众房屋入股公司,小吃摊位已开业6户。

  “来朱家沟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有时甚至出现游客爆满的现象。2018年,全村游客人数达11.8万人次,乡村旅游营业额高达90.7万元。”朱彦杰说,朱家沟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200多人直接受益,村民通过售卖民俗小吃、纪念品、土特产等,获得了稳定收入。

  近年来,康县立足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积极顺应乡村旅游发展大趋势,把乡村旅游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新业态,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

  据了解,现在康县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户5176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7624户的67.9%,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51.94万人,同比增长23.2%,实现旅游总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3.2%,新增旅游就业人数560人,带动2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目前,康县已建成和完善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69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镇5村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打造了三百里生态旅游文化风情线和白云山生态综合示范工程等。

  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康县原生秀美的山水风光和风格迥异的美丽乡村,徜徉在不要门票的大景区里,尽情领略山水人文之美。围绕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康县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打造全域旅游大景区”的总体思路,着力建设美丽城乡、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促进精准脱贫、着力实现乡村振兴,以产业扶贫托起群众小康之梦。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