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原市卫计委,下同)立足本职,出实招、做实事、见实效,围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思路和要求,打好健康扶贫组合拳,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首府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有效减负 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有没有觉得好点呢?”去年10月,上林县龙联村那六庄的贫困户韦容奚在三里镇中心卫生院病房输液,医生在一旁仔细询问他的状况。韦容奚因左侧坐骨结节囊肿切除术后伤口感染而住院,在此期间,其拍片、输液等各项治疗费用共计2000多元,全部由各级部门的政策兜底,实现“零支付”。
7年前,韦容奚被查出肠胃有问题,需要住院治疗,后发现患有慢性病,但由于家庭困难,韦容奚不敢做手术、不敢住院,实在熬不住了就吃点药撑一下。对于韦容奚来说,一张安全、有效、温暖的医疗保障网是他最大的期盼。
为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上林县取消了医疗机构住院基金起付标准,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韦容奚说。不仅住院看病不花钱,韦容奚还享受到“私人订制”式服务,卫生院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家庭为单位为贫困群众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拓展服务模式。
推进分级诊疗,落实单病种付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目录范围外医疗费用比例控制在5%以内,超出部分由经治医疗机构承担,是我市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一项举措。为此,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加强与人社、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指导县区卫生计生部门整合现有医疗保障,建立完善兜底保障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有效减轻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开通生命“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方便农村贫困群众就医,确保农村贫困患者得到及时、安全、规范、有效的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非建档立卡农村低保对象、孤儿、特困人员因病在县域内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都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目前我市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在所有县(区)、开发区实现了全覆盖。
全市城乡医疗救助结算系统与社保结算系统已于2018年9月1日起并轨运行。系统上线运行后,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结算,可按规定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再次报销”“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运行首月,就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总费用即时结算32055笔,医疗费用共计4540.01万元,“一站式”即时结算报销合计3961.65万元,占总医疗费用的87.26%,减轻了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避免参保人员多头“跑腿”垫付医疗费用。
上林县三里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钟宏奎说:“过去,贫困户因为缺钱,身体不舒服总是忍着拖着,小病拖成大病,急病拖成慢性病,因病致贫的比例很高。有了兜底政策后,贫苦户看病需要支付的费用少了,有效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3.05%,门诊慢病实际报销比例达87.96%,全市投入兜底资金9996.05万元,大大减轻贫困人口看病负担。
专项救治 保障贫困群众看得好病
家住横县横州镇长淇村的何国成今年已经75岁,现在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平日靠帮人采摘茉莉花贴补家用。何国成从小就视力不好,但因家庭经济原因,一直没去看眼病。直到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下村开展白内障巡查时,才介绍他去做白内障手术。“做了手术之后,终于看到茉莉花长什么样了,采摘的速度也快了很多。”何国成高兴地说。
给何国成带来光明的就是南宁市为落实健康扶贫工程而积极开展的贫困患者白内障“光明行动”,该行动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017年以来,全市共筛查贫困患者486人,已对符合手术指征的204个(例)贫困人口实施了“光明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补助资金已使用31.1万元。
“感谢政府,感谢医院,如果没有你们,可能她们母女俩就抢救不了了。”黄先生说,其妻子于去年9月在当地县人民医院生产,突发羊水栓塞、大出血,胎儿出现了宫内缺氧,医院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立即进行抢救,实施急诊剖腹产手术,顺利救出一活婴后产妇病情仍危重,该院立即打电话向市卫生健康委汇报。市卫生健康委立即协调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进行了电话会诊,并立即前往参加现场抢救。市妇幼产科专家赶到后,迅速判断病情,果断处置,产妇转危为安。
黄先生一家是我市实施救助贫困危重孕产妇项目的受益者之一。我市已连续12年将救助贫困危重孕产妇项目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资金有保证、责任得落实,2018年继续扩展救助对象,将城乡低收入家庭首次纳入救助范围,为符合条件的105名贫困危重孕产妇提供了183.4万元的救助资金。
除了“光明行动”和救助贫困危重孕产妇项目,我市还对患大病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开展集中救治,目前已救治2376人,救治率达98.88%。我市构造的层层医疗保障网,堵住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钱袋里的“窟窿”,让困难群众生病能得到有效救治,及时除掉了贫困患者的“病根”,拔出了“穷根”。
提升能力 保障贫困群众看病方便
“接受微创治疗并不痛,也不用转院到市医院了。”近日,贫困户杨先生在上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做完无痛胃镜检查和止血术后如是说。两年前他患消化系统疾病,只能到市区的大医院检查治疗。“现在市医院和县医院结成医联体,大医院的专家给我们治病,不到3天就可以出院,花费不多又方便。”杨先生说。
市二医院先后与上林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县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利用三甲医院的各项优势,对当地医院提供指导和帮助,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医疗运行模式。“挽回患者生命,解决治疗费用,最大化地体现每一级医疗机构所能发挥的效应。”南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医联体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方式,其运行发展切实影响基层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各级医联体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基层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赞誉。
让群众就近就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是关键。近年来,南宁市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在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1500余个乡镇卫生院、行政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17个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19个2017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全部已开工建设。组织市辖区13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医院及33家市、县(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与3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组织13家市级医院与深度贫困马山县11个乡镇卫生院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派驻专家、举办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新技术等措施,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此外,南宁市还不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组织全市900名在岗乡村医生分批次开展为期3个月的脱产培训,2018年各级财政投入473万元。同时依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完成1100名乡村医生进行岗位培训,确保乡村医生每年接受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
在增强“内功”的同时,南宁市卫生健康委也取长补短,巧借“外力”。去年,南宁市与茂名市签订扶贫协作项目协议,提升健康扶贫质量。接收茂名市医疗卫生专家分别到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开展驻点工作;同时南宁市从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3个贫困县选派了30多名医疗技术人员赴茂名市三级医院进修。
在全市卫生健康部门的努力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2018年,全市因病致贫32462人,因病致贫家庭9486户,因病返贫家庭63户,核准率98.99%,完成贫困人口建档率99.95%,减贫率10.67%,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小康之基。在我市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既治穷又治病,全市贫困户正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奋进在全面小康的征途上。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