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凝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力量

时间:2019-02-2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为此,《思想者》特邀几位农业农村问题专家学者与读者一起分享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体会。

  --------------------

  ■“农,天下之大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各项硬任务,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把“三农”压舱石的作用发挥好,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就更有底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就会更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细化实化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为今明两年做好“三农”工作确定了基调,是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又一记响鼓重槌。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重中之重”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充分彰显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与往年主要聚焦具体任务不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总方针作为主题,把“三农”工作摆在党和国家的优先位置。这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的新形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在兼顾城乡发展、城乡利益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实际作出的适当侧重,是城乡融合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

  实践深刻揭示,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是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普遍准则。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协调好工农、城乡关系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迅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但也带来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将农业农村从过度剥削、自我累积、循环不足的困境中释放出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随之不断调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四化”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根源在于工农城乡关系没有根本理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将掀开城乡关系新的一页。

  对标硬任务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

  “一子落而满盘活”。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尽快突破“三农”领域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

  确保脱贫攻坚不延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前,全国还有16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要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重点要解决好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主攻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切实提高脱贫质量。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致富才是目标。确保脱贫致富不返贫,还要保持相关扶贫政策稳定,做好政策有机衔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极为复杂,保证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松懈,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保障粮食安全,既要通过播种面积、扶持政策“双稳定”确保产量稳定,也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夯实农业基础,确保粮食产能和质量“双提升”。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除了保证“吃得饱”,还要保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便利”,需要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利用好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提高供给层次和效率,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推进现代化建设,不能让城市繁荣农村凋敝。未来即便到城镇化相对成熟稳定阶段,我国仍有几亿人生活在乡村,这决定了不能把城市越建越好而任由农村凋敝。乡村建设得好不好,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内外兼修,软硬结合。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等为重点,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让农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向深化农村改革要活力。重塑城乡关系,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首先要筑牢根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党各项农村政策的根基。要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立足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创新经营方式,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其中,土地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疑最为复杂和敏感,急不得也等不得。要按照还权赋能的要求,既坚守“三条底线”,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又要鼓励创新、大胆探索,切实在“三块地”改革上实现重要突破。

  发挥好党管农村的优势。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顺利完成“三农”领域的各项硬任务,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切实把这一优势用足用好。把党管农村落到实处,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在建立与新时代农村工作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上出成效,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环节上有突破,在乡村人才振兴上见真章,汇聚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

  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关键在一个“实”字,要有实实在在的投入、实际可行的举措和实用管用的政策。

  落实优先发展,领头雁是关键。要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通过规范程序和标准,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努力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关爱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担当,给干事者鼓劲儿,着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氛围,让下乡干部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落实优先发展,要素配置是基础。要突出抓好“人、地、钱”等关键环节,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健全农村要素市场,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促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切实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落实优先发展,资金投入是保障。要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在提高财政支农效能上下更大功夫,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上形成更加长效机制。

  落实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是重点。要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优先安排好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深度覆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时期,不折不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总方针落实到“三农”各领域、各环节,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必将谱写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乡村力量。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