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旭代表:建议一是加大“一村一法律顾问”保障力度,纳入财政经费统筹,为村级法律顾问工作常态化开展提供保障,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便捷、均等、优质的法律服务。二是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突出对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的挖掘,让普法宣传深入群众。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针对企业的执法行为,要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让执法更加规范、更有温度。四是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设立法律顾问办公室,建立政府首席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张昌明代表:建议一是加大对襄州区沿江、沿河区域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其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项目库,打造沿江、沿河绿色生态带,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二是把襄州“一江两河”治理项目纳入全市整体布局,完善城区商业娱乐、文化旅游、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杨桂红代表:建议对襄阳市历史建筑进行抢救性保护。一是对历史建筑集中的历史街区进行统一规划,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确定恢复方案。二是希望历史建筑所在地政府将产权统一回收,集中修缮历史建筑并予以保护和利用。三是坚持高标准恢复历史建筑风貌,请国家知名团队做好规划设计方案,再由专业公司运作实施,实现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四是市级文物部门要依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对外开放工作。
方开国代表: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铁路安全工作统筹协调力度,消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一是将驻襄铁路主管单位纳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尤其是及时共享病险水库、水库放水、溃坝等险情信息,以便铁路单位能够及时釆取措施,保障防洪安全。二是将驻襄铁路主管单位纳入市护路联防成员单位,建立长期地铁联防巡查机制,把铁路沿线环境纳入社区(村)、组网格化管理中,每年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保障铁路安全。
武红霞代表:建议一是重视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对汽车尾气、扬尘、餐饮油烟治理,强化执法和问责追责,推进协同治理,形成合力。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完善废弃物处理网络,认真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理,解决污染问题。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等产业,重视旅游业品牌宣传和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黄克立代表:建议一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并重,确保发展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二是抓住省委提出的“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机遇,高度关注,科学谋划,精准对接,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大工程。三是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摘帽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要保持,污染防治要跟进,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四是围绕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推进绿色工业体系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推进绿色农业体系建设;围绕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推进绿色服务业体系建设;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抓好绿色生活体系建设。五是在落实减量化增长上细化方案,明确路线图、时间、节点。六是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破解信贷难题,推动政策落实落地,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任晓峰代表:建议围绕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支持襄阳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要求,一是加强战略谋划,高点起步、高频对接,尽快制定襄阳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的战略规划。二是抓好项目落地,组建强有力的专班,抢抓机遇,“跑部进厅”争项目,确保大批项目快速落地。三是补齐运输短板,加快高铁、水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建设,将襄阳打造成全国性能源通道汇集中心、重要区域能源资源集散中心和储备中心。
彭邦军、潘明伟代表:建议一是加快汉江北岸贾洼至梁坡段4.5公里河道综合环境整治。二是继续完善航空航天工业园及樊西新区路网,加快追日路、春园西路、8号路、廖家庄路、普陀路南延伸段等道路建设进程,实现与主城区的快速联通。三是加强樊西新区内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是减免市场开发主体和商户负担的产权登记和转移费用,减轻市场开发主体和经营户负担。
胡玲代表:建议一是着力构建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关心妇女健康,普及“两癌”筛查,特别是针对农村贫困妇女的“两癌”筛查。二是将16路公交车终点站延伸至钻石大道,再从荣华路返回至航空路,切实解决钻石大道田湾段以东的群众出行难问题。
王红代表:建议一是加强法治建设,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加快城市集中供暖工程建设进度。三是加快推动旧城改造,制定出台老旧楼房加装电梯的相关优惠政策,缓解旧房拆迁压力。
李静代表:建议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从而减轻城镇学校、中心城区学校压力,消除“大班额”现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规范私人办学行为,从审批、办学到收益支配,实行全过程监管。二是加大教育投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王炜锋代表:建议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安排专家搞规划、动员群众搞卫生、号召乡贤搞投入的同时,建立年度考核奖惩机制,对建设发展成效好的乡村,实行以奖代补。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襄阳市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中。
魏国强代表:建议一是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在落实扶持民营企业政策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快制造业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作用,针对相关产业培养高技能技工人才,为制造业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汪文超代表:建议一是更新人才使用机制,出台更加灵活的人才使用政策,给予部分单位用人自主权,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规范办学资质,打击非法培训机构,促进襄阳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全市数字化课堂建设,推广同步课堂,提高全市教学整体水平。
宋开荣代表:建议一是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力度,把一部分磷化工企业搬迁到南漳,解决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在政策、机制、投资等方面,加大对襄城经济开发区的扶持力度。
樊竹代表:城区中小学布局不均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突出,教师队伍编制配置不均衡,应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议一是合理布局主城区中小学。二是加大主城区教育经费投入。三是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增加新生学位,在主城区每年规划新建一所中小学,用于扩大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四是加强对政府在教育方面履职尽责的考核及结果应用。五是完善教师管理体制,督促编制部门按照现有学生数、新的师生比规定重新核定教师编制,逐年增加招聘教师人数,逐步化解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问题。
姚凤君代表:建议一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快科技与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黄桃品种,做优做强区域特色农业。二是组织成熟的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实施产业扶贫。
王华丽代表:建议一是省、市文物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文物的修缮、保护力度,尤其是国保、省保单位较多地区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力度。二是加大对山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李文喜代表:建议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是践行“企业家老大”理念,通过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出台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等政策措施,进一步营造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二是落实“产业第一”理念,企业退城搬迁应提前谋划,确保企业经营平稳过渡。对列入退城搬迁的工业企业,政府要出台合理政策,引导企业搬迁,实现转型升级。三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市政府在顶层设计中将各种先进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给民营企业创造机会,给予资金、信息等支持,形成互动发展。四是科学施策,环保整治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对于企业发展中带来的环保问题,慎用限行、关停、限产等措施,应给予企业缓冲时间。五是切实降低民企负担,保持经济活力。制定出台更多的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鼓励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民参军”政策。
李才智代表:建议一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研究制定新的举措,充分调动群众共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二是避免乡村建设城市化,避免推倒重来,要留住记忆、记住乡愁。三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小三园”建设。
盖绍君代表:建议一是利用政策优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二是明确政府管理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中加强管理。三是优化工业园区公交线路。
马一兵代表:建议一是着力抓好报告中的任务落实落地。二是强化底线思维,细化工作措施。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动工作,切实服务人民。
李睿代表: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建设“小三园”,让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成为美丽乡村的亮丽风景。二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处理好污染整治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力争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的目标。三是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在精细化上下功夫,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肖力代表:报告充分展现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成就,彰显了襄阳强大的发展气场,对襄阳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建议进一步加大襄宜南一体化实质性建设力度。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