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看到,干净清洁的村道,整齐划一的洋房,应有尽有的健身器材……冬日的暖阳下,小孩在村子里的小广场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在一旁唠家常,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展现在河湟大地上。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这是曾经海东农村的真实写照。沈家村村民沈延国说:“以前村子里都是土房子,条件差,收入来源都是靠打工和种田,村里的道路也是土路,遇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很容易摔倒,出门都是个问题。而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出门都是宽敞的水泥路,房子由政府补贴一部分盖成了砖房、小洋楼,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沈家村通过开展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多方协调筹集资金建成了沈家村生猪繁育基地,建成了几百亩的樱桃和枸杞种植基地,共搭建冬暖式温棚一百多座,引进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增建道路硬化、供水工程、动力电线杆架设,加快沈家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动全村基础设施水平再上新台阶。
记者走进乐都区瞿昙镇隆国村,古色古香的休闲文化长廊、宽敞明亮的村服务中心与老年活动中心、蜿蜒盘旋的乡村水泥路一一映入眼帘,冬日里的隆国村显得格外祥和、美丽。61岁的石柱姐激动地说:“硬化路、小广场,以前我做梦都没想过隆国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今年以来,海东市紧紧围绕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乡村振兴统领农业农村工作,建设好、振兴好海东新乡村。通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推进海东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加快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由品种向品牌转变,由产品向产业转变,由产量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同时,海东市扎实做好高原美丽乡村和特色城镇建设,注重特色小镇发展与培育产业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支持化隆县群科镇拉面小镇和民和县官亭东方庞贝小镇2个国家级小镇加快发展;打造以特色产业为主的乐都区雨润镇樱桃小镇、互助县塘川镇八眉猪小镇、平安区富硒小镇、平安区双创小镇、互助县威远镇青稞酒小镇;以撒拉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循化县撒拉水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培育挖掘“文化内核”,突出河湟文化元素,加强河湟文化等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河湟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发展新动能。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