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全省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的白银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村有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达2256户7399人,贫困发生率10.8%。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白银区以“绣花”功夫精心、精准、精细帮扶贫困群众,使他们挺起了摆脱贫困的“腰杆”。通过4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累计脱贫1982户652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55%。日前,省委、省政府宣布白银区脱贫摘帽。
产业带动聚合力
如何立足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激发自身造血功能?白银区因地制宜,以合作社为主力军,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利用资源念好产业致富经,找到了扶贫攻坚最有效的“利器”。
“合作社集种猪繁育、生产、销售于一体,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信息交流、养殖技术培训等服务。
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户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每年可获得4000元分红。此外,农户流转土地每年可获得每亩2000元的流转费。”强湾乡西沟村安泰和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2人就业。
白银区积极实施“一乡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工则工,统筹整合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脱贫致富项目。围绕“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累计投资20多亿元,建成武川、强湾、银馨家园、锦华苑、王岘小区等9个移民搬迁小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农户近2万人。通过企业用工、新建扶贫就业一条街、园区务工、公益性岗位安置,累计解决搬迁群众就业1100人,实现了“搬迁一户、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六朵金花”添活力
金秋十月,白银区水川大坪凤园花海内百花争艳、游人如织。游客们坐观光车、赏百日菊、听曲子戏,乐在其中。
“目前,水川周边的民宿、餐馆已超过30家。凤园花海自7月开园以来,接待游客已突破50万人次,高峰时一天达1万多人次。”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自信地说,照这趋势,明年游客肯定能突破100万人次。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白银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和旅游扶贫、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白银区以乡村旅游景区和特色优势为依托,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或从事旅游经营服务、旅游商品销售,作坊、花卉、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美丽经济在白银区多点开花,形成了“景区+贫困村+农户”的扶贫形式。
虽然天气渐冷,但强湾乡强湾村的“老醋坊”仍热闹非凡,每天前来尝醋、买醋的游客络绎不绝。
强湾村香醋工艺传承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以前家家户户都有酿醋的习俗,现在将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不仅让游客品尝到传统醋,更能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今年,强湾村部分农户把闲置的农屋翻新,将农家酿醋这一传统工艺搬了出来,颇受游客青睐。
据统计,今年,白银区以水川镇大川渡村西遇部落、强湾乡强湾村花田人家为代表的一批民宿客栈直接和间接促进周边农民就业200余人,带动周边土特产、小吃等旅游经营点14个;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入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带动160户贫困户520人从事蔬菜种植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超过1.2万人,带动农户增收3000万元。
“互联网+”激潜力
霜降节气前后,正是一年赏菊的最佳时节。走进花村顾家善,房前屋后、小广场上各色菊花向着暖阳盛放,可谓是百菊齐放、相映争辉。
顾峻源是土生土长的顾家善人,去年10月,他尝试用温室大棚培育了5000余株郁金香。今年3月,郁金香花苗全部绽放。
“通过本村装饰、外地游客购买、批发销售等,上市不久就销售一空。”尝到卖花的甜头后,今年顾峻源扩大花卉种植规模,栽培花卉盆景3万多盆,种植各类花草30多亩。“我们把鲜花的照片挂到网上,通过互联网畅通了销售渠道,客户越来越多了,我也更有信心了。”顾峻源乐呵呵地说。
脱贫攻坚行动以来,白银区抢抓互联网发展新机遇,立足农村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将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协会引领、社会参与、品牌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将“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新动力,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脱贫新路子。
白银区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服务平台,建成白银区电子商务产业聚集园区和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培育电商龙头企业20家,建成乡级、村级电商服务站22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2017年,白银区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3746万元,电子商务已成为脱贫增收的“香饽饽”。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