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丰区草堰镇是少数民族群众较为集中的乡镇之一,少数民族人员大多为婚进少数民族妇女,不少家庭底子薄、负担重。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草堰镇始终坚持“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的发展理念,在脱贫致富工作中念好“三字经”、唱好“帮扶歌”,积极帮扶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在“授”字上下功夫。该镇将少数民族家庭与种植养殖能手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对一”结对帮带,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同时,将少数民族群众与农技中心、人力中心合作,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专题培训,集中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提高种养殖水平,增加收入;根据少数民族家庭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缝纫、瓦工、焊工等技术培训,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今年全镇已举办专题政策学习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两次,使他们学懂政策、学会技术,转变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三元村壮族妇女王桂秀是从贵州远嫁而来的,她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水产养殖技术,在自家5亩多承包田里搞起稻虾混养,年增加收入4万多元。
在“培”字上动脑筋。该镇立足扶贫先扶“志”和“智”的理念,积极调动少数民族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观愿望。在少数民族户中培植先进典型,让他们现身说法、示范带动,用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的自身例子,讲述在帮扶政策帮助下勤劳奋斗,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全镇先后培植了5位少数民族致富标兵。成文村土家族妇女彭桂莲外出打工并取得成功后,在上海组建一支打工队。镇里与她联系,让她在少数民族家庭致富中带好头。几年来,在彭桂莲的帮扶带动下,全镇先后有15个少数民族家庭进了她的打工队,并全部脱了贫。
在“助”字上解难题。针对少数民族特困家庭的实际情况,草堰镇摸好家底,建立台账,组织开展“亲情助学”活动,镇三班成员和部门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与少数民族贫困户“攀亲结缘”,开展帮困助学,目前,草堰镇少数民族家庭中,无一名孩子因贫困原因失学。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