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8月2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领导介绍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并答记者问。《指导意见》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提出必须要做到“7个坚持”。要求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和坚持脱贫攻坚与锤炼作风锻炼队伍相统一。要求大家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伍,共同肩负政治责任,下足“绣花”功夫完成精准脱贫任务。
我们应当看到,脱贫工作虽然取得辉煌成绩,但仍然任务任艰巨,需全体干部群众转变工作作风,凝魂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贫困县摘帽100多个,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但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未来三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越往后难度越大,平均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以上。扶贫工作中还存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精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这需要扶贫干部注重精准发力,持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造血功能”。这要求全体扶贫干部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心花在扶贫工作上,时间多用在扶贫上,多下基层接地气,换思路克难攻坚,有干劲,有钻劲,有狠劲,有韧劲,不忘初心,做“狗不理”干部,脱贫致富领头人,带领群众走完“最后一公里”。
锤炼工作作风,用“绣花”的功夫去扶贫。扶贫是一件大事,马虎不得。这要求广大干部要用心去做,就像“绣花”,既要仔细考虑整体设计,又要有条不紊,既要紧锣密鼓不偷懒,又要色彩搭配适当不庸俗,一针一线不能乱,一针一步慢慢绣,绣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来。一件好作品不是三两天就绣出来,同样扶贫工程也不是两天就能完成,需要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能三分钟的热情,不能搞“墙上扶贫”,更不能一杯清茶,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地搞“填表造册”类资料扶贫、也不能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类的过场扶贫。这需要我们扶贫干部,心中时刻装有困难群众,不忘初心,把心沉下来,有计划地在田间地头,大树下,床沿边,石块上,不嫌弃,不挑剔,不公式化,对困难群众嘘寒问暖,施展中医的“问、闻、问、切”功夫,不经意间获取扶贫的真实资料,一步一个脚印,围绕“致贫原因、因贫施策”下功夫,找准命脉,仔细规划,对症下药,精准扶贫。
脱贫和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思想脱贫创业之志,生出“造血功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扶贫,是短期的,也容易滋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时下,一些扶贫干部每次下去,都要为贫困群众家庭送上价值不等的现金、礼物等,为联络感情,这本无可厚非。曾经发生一件事,有贫困户对没带礼物的干部说:“你没带东西,你来扶什么贫哦!”久而久之,“等靠要”习惯成自然,养成依赖思想,你有一天没带礼物,就杯具了。扶贫干部,下去帮扶,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脱贫”,让他们认识到:贫穷是暂时的,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在帮助的时候,不忘自力更生,掌握一门技艺,劳动致富最光荣!毕竟帮助不是长期的,脱贫后维持富裕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和他们一起忆苦思甜,用“心理鸡汤”的浇灌,在贫瘠的土地,也会生出希望!时间一长,他们会明白,靠人不如靠自己,掌握致富门路才是“金山银山”。帮助贫困群众找项目产业转型也好,种养殖也好,进农业合作社也好,因地制宜,适合就好,让贫困群众有盼头,有致富的劲头,真正拥有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那么你的扶贫工作就完美了。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广大干部群众脚踏实地,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思广益,因地制宜,让贫困群众能“造血”,幸福奔小康,这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