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彩》
“这几年,走进泸西的村村寨寨,到处都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田间路都比有些地方的进村路要气派得多。”泸西县金马镇新坝村村民陈保指着村里的田间路自豪地对记者说,农村路修通了,生产就发展起来了,生活也更方便了,给群众带来的好处说都说不完。
若要富,先修路。近年来,泸西县秉持“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引领大开放、推动大发展”的理念,着力抓好抓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自然村通畅率、公路列养率、路政管理覆盖率、硬化公路绿化率、乡镇客运站建成率、建制村客运招呼站建成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建制村通邮率8个100%,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005公里,形成了“县乡相联、村组相通、区域一体、四面环合”的农村公路网络,构筑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坦途。
农村公路建好了,怎样才能确保“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泸西县建、管、养并重,在创新管养机制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打通偏远乡镇和行政村的交通脉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舒经活络”功能,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带,形成路域绿色风情新景观。
《曲与直》
在金马镇新坝村村规民约里,一条条关于道路管护及违规占道处罚的制度简洁而明了,这是新坝村村民一起制定并共同监督执行的制度。“爱路护路的政策,首先在村规民约上体现出来,主要实行田园‘三包’。比如说你家田地的道路上,田对面的道路沟道,包沟里面没有污泥、没有杂草,还有包田对面的路面上干净,没有白色垃圾,没有石块,包括路边的绿化树要保证它很好的成活。有些群众的土地已经流转给公司,村上就和公司签定田园‘三包’协议,田间路管护就交由公司管理。”新坝村委会主任芶云生说,爱路护路制度使每天晚饭后新坝村的公路变得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提着扫帚打扫路面,管路、护路、爱路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新坝村护路队员陈金安说,村规民约规定每户不打扫就罚款50元,实际上每家每户都会自觉清扫,从来没有被罚过。同时,新坝村还把农村公路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村道都栽上了不同的景观树,良好的路容路貌与景点相映成趣。像新坝村这样将农村公路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是泸西县农村公路建管养护机制中的一个缩影。为改变农村道路发展中重建设、轻管养这一“通病”,泸西县建立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机制。
“农村公路管理要重点做好日常养护和季度性养护。日常养护,重点是清除沟里面的杂草,清除沟里垃圾不能堵塞,如果塌方了及时上报,路面卫生保持畅通,树倒了要扶好矫正。”平田村第三方养护队员方老兆说,日常养护已经形成常规,有一定的方法,季节性养护包括四次,针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逐个解决。
金马镇公路管理所监督员杨鹏介绍:“金马镇养护工作已经形成统一的模式,做到路面清洁、排水通畅,路肩平整,确保农村公路通畅安全。”为管护好农村公路,泸西县强化体系建设、监督指导、宣传教育、专项整治,促进了路政管理有效联动,促路产路权有效保护,护路意识有效提升,路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县、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县、乡、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率达100%。2017年,泸西县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200多万元,农村公路列养率、绿化率均达100%。
《山舞金龙》
泸西县实施农村公路养护“三部曲”经验在打造“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全民参与提升养护效益。围绕构建“政府主导、交通监管、群众参与”格局,坚持公司化养护与群众性参与互补,县道实行公司化养护,推行“管养单位出机械,养护公司出技术”模式,提升养护效益;乡村道路推行综合化养护模式,采取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公路养护与路域环境整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发动沿线群众参与道路养护,做到有路必养、安全畅通。二是群策群力打造绿色通道。围绕公路沿线“林荫化、生态化、景观化”目标,选择滇朴、滇杨等气候适宜、成活率高的绿化树种,做到“一路一品、一村一品”。探索推行“路基加宽、同步绿化、便于管护、注重实效”、“交通出树、乡镇种树、农户管树、树归农户”、“政府主导、部门包干、考核评比、齐抓共管”等模式,实现硬化公路宜林路段绿化全覆盖。三是创新机制激发养护活力。建立健全分段巡查、定期督查等工作机制,出台资金管理、检查考评、示范点示范路创建管理“三个办法”,按照“季度考核评比、半年总结提升、年终综合评定”的方式,每季度由县级领导带队检查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将省补养路费中日常养护资金的30%、县级配套资金的10%,分三个档次对乡镇进行以奖代补,实现管理责任、保障措施、督查考评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致富路,连心路。泸西县在“四好农村路”中建设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谱写新篇章,一条条“美丽农村公路”,美出了“和谐”,美出了“富裕”。“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泸西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