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深刻变化看“三农” 摆脱贫困奔小康

时间:2018-07-0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央广网

  

  据报道,福建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策源地之一。1988年5月至1990年5月,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面对闽东贫困落后的客观实际,以“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为工作主线,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翻开了扶贫开发新篇章,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当时说的话、做的事,他的扶贫理念与开发战略,如今重温起来仍振聋发聩。

  盛夏的宁德,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从宁德城区向东南驱车大约50公里,就是四面环山的磻溪镇赤溪村。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的贫困状况,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中国扶贫事业由此拉开大幕,而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为“全国扶贫第一村”。这里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习近平早期开展扶贫实践的地方。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现在的赤溪村已经变成了小康村:

  杜家住:30年前,我们赤溪村是个老少边穷的村,我们的家乡被比喻为四周崇山峻岭,几乎与世隔绝。现在赤溪村由全国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一个小康村。

  推动昔日穷村发生巨变的,是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倡导的一系列扶贫精神。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 1988年9月 习近平

  1988到1990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宁德所辖的九个县,深刻感受到当地一些贫困村镇人们生活的困苦,同时也看到,摆脱贫困,首先要从意识和思路做起。宁德市农业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夏睿:

  夏睿:如果不是家里有人患重病,有一定劳动能力,那群众贫困的原因往往是自身动力不足。比如我们引进了好的项目,但他不敢做。我们首先要提升贫困群众的信心,干事创业的决心。

  通过对贫困地区的深入调查研究,习近平提出“扶贫先要扶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要求扶贫先从“人”抓起,通过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来改变生活面貌。从那时起,宁德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扶志”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从中找到提高地区内生动力、摆脱贫困的普遍规律。

  夏睿:从精神上引导。我们不单单给予群众技术培训,而且给他一种机会,什么意思?比如贫困群众贷款很难,我们就成立了信用小额信贷扶贫促进会。用了一千多万的担保资金,群众可以免抵押、免担保就得到小额贷款。

  记者:志气对脱贫来说有多重要?

  夏睿:我觉得闽东群众大部分都没有只满足于过贫穷的日子,大部分人都是观念上的问题,一是没有信心,第二看不长远。有志气的群众,如果想发展,我们就尽可能的提供帮助。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懒人”怎么办?那就进行横向比较,比如同样是贫困户,为什么其他人能发展好,你发展不好,通过这种刺激,“懒人”也会改变自己的心态。

  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 1988年9月 习近平

  面对贫困,首先要发动贫困群众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为群众致富创造条件,找到致富的门路。

  宁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海相连,人均耕地面积小。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扶贫开发策略,宁德市农业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夏睿表示,宁德人民按照“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发展思路,越走越宽阔:

  夏睿:因地制宜,发展水产、食用菌、茶叶,还有一些民族果木。现在白茶很有效益,无论是知名的,还是不知名的,效益都已经不错了。

  三十年来,“山海经”已经深入宁德扶贫和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今天的宁德人,对各地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数家珍:下党乡,定制茶园;赤溪,旅游扶贫;柏洋村,产业致富;下歧村,海蛏养殖;北岐村,滩涂摄影。

  那么,四周都是大山,几乎与世隔绝的赤溪村又是怎样摆脱贫困的呢?

  和闽东很多村庄一样,这里耕地面积极小,14个自然村,有的甚至是“挂”在了山上。既然注定要和山打交道,那就要把山管好。

  习近平曾专门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磻溪镇赤溪村发现身边的绿水青山就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让这里从穷山村变成了小康村。磻溪镇党委书记林有龙:

  林有龙:磻溪镇赤溪村因为地处福鼎最南端的山区,原来最大特点就是在山窝里面,走出大山要半天,但生态资源保护得非常好,有几条河流,水质非常好。我们因地制宜,选准路子,根据生态资源优势,利用福鼎白茶茶叶资源,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第二是旅游资源好,因为生态优势好,当时太姥山申报了世界地质公园,现在是5A级景区。

  绿水青山就是“银行”的预言,在三十年后得到印证:2017年,赤溪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6000多元,村财政收入达到了80万元。

  赤溪村三十年的变化,总书记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6年2月19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网演播室,与赤溪村村民进行了视频连线。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

  习近平:“‘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这里面也确实凝聚着宁德人民群众、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扶贫根本还要靠自力更生、还要靠乡亲们内生动力。但是党和国家会一直关心你们、支持你们。”

  不仅赤溪村,放眼回眸整个闽东与贫困作战的三十年,曾经“老、少、边、岛、贫”的宁德市累计实现脱贫74万多人,仅2012年至2017年就脱贫18.95万人,年均脱贫3万人以上。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5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正是习近平的“弱鸟先飞”、“山海经”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理论和思想指导着宁德三十年的脱贫工作,宁德农村村民的收入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台阶,宁德市农业局扶贫开发科科长夏睿表示,接下来还要苦干实干,继续努力,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完成2020年扶贫工作目标:

  夏睿: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要继承总书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我们从90年代就开始做造福工程,到今年还在做,这算是久久为功了。大量的基层扶贫干部也是一茬接着一茬干,虽然人变了,但是精神没有变,不管是谁,到农村都是最受欢迎的。去年底,我们的贫困发生率已经下降到0.028%。在1985年的时候,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一直到2020年,我们要继续摘帽,不摘政策,继续久久为功,继续干。

  从地方到中央,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历来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三农”工作之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习近平“三农”思想中,“扶贫”的思路是一以贯之的,其核心是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以及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辛鸣:以宁德为起点,之后总书记在很多重要的场合也经常对扶贫工作有所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核心理念,首先就是要对农民要有深厚的感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农民的一种郑重承诺。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有一个农民没有过上小康生活,那么全面小康就不是货真价实的。它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核心基石。同时摆脱贫困一定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遵循客观规律,让贫困人口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完全消除贫困。

  记者:当年总书记在宁德的实践对目前的扶贫工作有哪些指导意义?

  辛鸣:可以讲成四步曲。首先扶贫先扶志,让农民意识到,不应该贫困,一定要让自己富裕起来,有这样的志向、信心。有了脱贫致富的愿望,就要有行动,当年总书记在福建宁德的时候,告诉农民群众,要念好“山海经”。靠山吃山,在山上的就唱山歌,临海的就念海经,发挥各自的优势。第三步,久久为功,滴水穿石。要把摆脱贫困当成一件长期的工作,要有一种钉子精神,选中目标,义无反顾,绝不松懈。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最后要精准脱贫,实现农民真正的致富。

  经过这些年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绝大多数的贫困农民都已经步入小康了。剩下的属于深度贫困。我们要有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同时政策措施要更加有针对性,剩下来的都是需要点对点的帮助,甚至要做到一县一策,一村一策,乃至一人一策。我们要一鼓作气,把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意志贯彻落实下来。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