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4时许,儋州市大成镇南盛村委会系千村村民陈某经、陈某强两兄弟为保住贫困户资格,上演了一出辱骂、威胁扶贫工作人员的闹剧,严重扰乱了扶贫工作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经过教育后,两兄弟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当场写下《悔过书》。
的确,类似于新闻中出现的陈姓两兄弟“拒脱贫”的现象不是个案。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类似“贫困老赖”、“精神穷根”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
“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一段时间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受益良多。在好政策的沐浴下,每年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通过自力更生、不懈奋斗,走向小康之路。然而也有部分地区少数贫困户产生了“日子过不下去有国家兜底”的心态,“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
“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在基层扶贫干部看来,一些贫困户不愿意劳动,一有生活上的困难就去找政府,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破窗效应”,有些跟风效仿,当起“甩手困难户”。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少数老百姓出现了这样的心态:“我是贫苦户我骄傲”“我是穷人我怕谁!”少数贫困户对上门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脱贫是干部们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一些地区甚至还形成一种文化,靠辛勤劳作获得收入是很傻的事情,打打麻将、喝喝小酒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扶贫变成了“养懒汉”。有些贫困户在第三方调查中,故意隐瞒个人收入,对满足不了自己无理过分要求的扶贫干部“差评”,基层干部表示“鸭梨山大”、“很委屈”。
扶贫先扶志,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落后的根源除了贫困地区天时地利条件较差外,还缺乏一种拼搏奋斗、向上向善的精神文化,即所谓的“精神穷根”。扶贫先给精神“补钙”,只有解决了贫困户的思想问题,才能使他们自己“动”起来,跟上脱贫攻坚的步伐,如果只是一味“授之以鱼”、灌输式扶贫,只会助长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惰性思想。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对接贫困群众的“真需求”,尊重贫困户的发展意愿,推行私人定制等菜单式扶贫,教会他们“捕鱼”的一技之长,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必须要按时按质完成,没有任何可商量的余地。各地要拿出绣花的功夫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对已经满足脱贫条件的群众要“扶上马再送一程”,使他们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不再有帮扶过后又返贫的后顾之忧,如此才能让贫苦户心甘情愿、高高兴兴脱贫。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