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新判断以及我国正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的新分析,指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定位,形成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原则、新体系、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此次讲话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最集中的体现,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对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深刻、科学的阐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必须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
近年来,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每年都在快速递增。这些事件最后皆以政府宣布放弃项目的建设而告终,这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损害。
由此看出,如果任由生态危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只是衡量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的汇聚点,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具现实针对性、更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从而使这一目标要求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明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和谐,从而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从满足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居住优美的环境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入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健康舒适,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不少地方在把城市“生态”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污水变清水,死水变活水,并抓好城市的绿化美化,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在规划建设方面,尽可能的将行政办公区、金融商务区、总部经济区和文化中心区布局、融合在一起,把城市生态建设与价值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新亮点。同时,把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作为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重要内容,开展村庄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持续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突出“显山、露水、秀村、融绿”,实施立面改造、河道整治、管线下地、污水处理、垃圾归类等专项治理,把原来一批“脏、乱、差”的村庄,改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实践证明,只要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能实现二者双赢发展、和谐共荣。绿色化不仅不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反而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