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中国的西北角 老中青三代脱贫奔小康

时间:2018-06-0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央广网

  在中国的西北角,有一群人,他们生活在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分布地区,为了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西北地区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除了政策有力帮扶,老中青困难群众也都在努力摘贫困帽,奔向美好生活。

  21岁女生变身家庭宾馆“小老板”:不能让贫穷限制了脚步

  在青海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的一户家庭宾馆中,21岁的马德莲“很忙”。还在上大学的她,除了是一名学生,还是这家宾馆的“小老板”。父亲2016年因病去世,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宾馆的经营主要由马德莲负责,在给游客印发的名片上赫然写着联系人“马女士”三个字,当然,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也是她的得力助手。

  

  马德莲和妈妈姜发菊在家庭宾馆小院中

  现在可以做家里“顶梁柱”的马德莲,看不出贫困对她的影响。谈到过去的生活,她说,一张桌子、一个衣柜,几床被子,在一个被人遗弃的房子中生活,这就是自己儿时对家的记忆。“我记得妈妈用塑料布做了一个门帘。”21岁的马德莲至今还记得小时候住的房子没有窗户和门,那时候,一家人的生活一直靠父母务农和打零工维持。

  “爸爸妈妈很辛苦,所以我会尽力的帮他们分担。”父母都是庄稼人,吃苦耐劳,可日子总是过得很紧巴。马德莲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真的摆脱贫困的生活。2017年,她考上了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并且报考了土木专业。她说,这是小时候看父母盖房时埋下的心愿。烈日下,看着父母满头大汗的垒土、和泥,当时就想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代替人工建房子呢?终于,马德莲通过学习,将当年的小心愿变成了现实。

  2013年通过政策帮扶,马德莲一家从茶卡镇20公里外的巴音村易地搬迁到茶卡镇区居住,住进了“有门有窗”的二层小楼。就在生活要出现转机的时候,父亲因为积劳成疾,2016年离逝。提及丈夫,妈妈姜发菊仍泪眼婆娑,她遗憾,“孩子爸受了一辈子苦,没一起过上好日子。”

  产业扶贫让她们一家过上了父亲缺席的好生活。近年来,茶卡地区“天空之境”盐湖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门路,马德莲和妈妈也看到脱贫的希望,发展旅游服务业,开起了家庭旅馆。

  “去年的4间客房,在旅游旺季,仅用了3个月就赚了4万元。”入不敷出的日子过去了,生活上还有了结余,生活的好转,女儿的出色,都让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倍感欣慰。整个交谈过程,妈妈都不善言辞,一直在女儿身旁听她讲述,但会不时的用手擦一擦眼角的泪花。

  摘掉了贫困帽,下一步怎么让生活变得更好是眼下马德莲思考的第一大问题。“今年打算扩大经营,加上餐饮服务,然后注册上网,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家庭宾馆。”马德莲显然有很多想法,谈到宾馆的经营,她的眼神中透露着坚毅和自信。

  

  马德莲一家经营的家庭宾馆

  “不能让贫困束缚了我们的脚步。”马德莲说,困难的时候想过辍学,但从没想过放弃学习。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以后如果发展的更好,也会帮助更多得人。“今后,就希望妹妹一定要比我更有出息。”

  别人眼中的“懒汉”到全村致富“带头人”

  贫困没有让年轻的马德莲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但曾深深地打击了这个面庞黝黑的西北大汉。在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47岁的魏海明也会在晚上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哭,这位平日里外表坚强的西北汉子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妻子患有子宫肌瘤,一双儿女还要上学,年迈的父母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常年药物不断,家庭的担子重重的压在这个男人身上。

  曾经也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怎么不出去打工赚钱?这在村里人看来,就是好吃懒做“懒汉”形象。听到这些话,魏海明说,自己心里苦,真的是“一大家子人”都需要他来照顾。

  

  魏海明和妻子在家中的藜麦收购点

  魏海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乌兰县,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地里甩开膀子干活,他在想,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没有脱贫的门路,也没有资金来源,只能靠务农维持生活,勤勤恳恳干一年收入也不足3000元,“那时候真的没有信心。”

  2016年村里“双帮”活动的开展,让魏海明一家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村里干部帮助协调了三江沃土藜麦公司,免费提供藜麦种子和种植技术,给魏海明指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本来都兰河村是海拔高、防冻早的地区,种植藜麦存在较大的风险,一直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的魏海明在这次帮扶下,学习了种植藜麦的技术,科学种植。

  2016年藜麦亩产达到了400多斤,为了保证销路,稳定农户收入,镇领导干部还安排魏海明参加了电商知识培训,并将他家设成都兰河村电商平台联系点,通过电商平台拓宽了藜麦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小学文化的魏海明没有想到,一台电脑竟可以让家庭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0元变为20000元。

  现在村里人种的藜麦都会拿到魏海明家统一销售,曾经村里人眼中的“懒汉”已经变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魏海明说,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他家的生活状态,如今自己掌握了种植技术,脱贫就不会再返贫,明年他还扩大藜麦种植面积,然后带动全村更多的人一起脱贫致富。

  83岁老人发展养殖业 带动年轻人脱贫致富

  生活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沙地湾社的83岁老人马永福,不像魏海明一样,要挑起家庭的重担,但他却又像魏海明一样忙碌,每天为了更好的生活奔走。

  

  村里“两户”见面会上,马永福老人在向村里贫困户传授脱贫经验

  “我之前养羊,后来年纪大了,放羊腿脚有点跟不上了,就开始养牛,牛走动地慢,圈养起来,它吃草的时候我也可以休息休息……”在刘集乡肖家村“两户”见面会上谈养殖经验的就是马永福。老人虽然80多岁,胡子花白,但精神矍铄,给在场的年轻人讲起脱贫致富经验来条理清晰。马永福拿着话筒,环顾着大家,从如何搭建羊圈、如何选择羊种、如何防疫、如何选择饲料等方面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2017年以来,积石山县为加强贫困户和脱贫户之间的交流,在全县17个乡镇召开精准扶贫“两户”(脱贫户、贫困户)见面会,通过面对面对谈交流,让脱贫户向贫困户传授经验,贫困户向脱贫户取经。每次见面会,马永福都是第一个发言的脱贫户。

  “只靠孩子不成,我还能干活。”一辈子吃苦耐劳的马永福,知道贫困的意义。“下完雨,路都没了。”曾经2公里的土路制约了村里人一辈子,那时候很多年轻人都不识字。马永福知道,没有文化不成。现在,他希望把自己的养殖经验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尽量帮助他们脱贫。永远不要停下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这是他给年轻人说的奋斗目标。

  还有很多“闲不住”的老人。在青海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60岁的陈会章和妻子刘桂兰是一家贫困户,靠田地为生,但最近他们正忙着在家附近的盐袋加工厂“上班”,二人主要工作就是给盐敷袋包装。“我们上了年纪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在家就能赚上钱,可以帮儿子减轻些负担。”刘桂兰告诉记者,装一个盐袋2元,一天可以装50-60个,这样在农闲的时候,只要有盐袋加工的活,二人都会过来,一天能赚上二三百元。“足够日常开销用了。”

  在都兰河村,很多村民都像陈会章夫妇一样,农耕之余有着自己的“事业”。62岁的李阿姨家就是村里的“刺绣加工”点,自从有了“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政策,自己的刺绣也走出了村庄,走向了全国各地,去年仅卖刺绣就增收了3000多元。

  近年来,海西州有效探索一家企业帮扶一户贫困户的“一企一户”帮扶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海西州扶贫开发局局长钢夫说,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牧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服务等扶贫主导产业,海西州已逐渐构建起“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的扶贫产业格局。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