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迎来了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残疾人民生保障事业迈上新台阶。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各地各部门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着力帮助残疾人脱贫脱困,取得了广泛而显著的成效。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更是对今后工作的明确要求。从贫困发生率上着手分析,导致贫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因病、因残、缺技术、缺知识、缺产业等几个方面,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因残致贫。
不可改变性,是残疾现象的主要特点。客观来看,疾病、技术、知识、产业这几个方面,都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对贫困地区给予人力物力支持、谋划产业项目、招商引资等方式来缓解,但残疾不可能通过外力来改变,而且当前因残致贫的人数可占致贫分类总数的三分之一,所以作为贫困地区致贫的一个主要问题,亟待下大力度解决。
疏通“残疾人”就业渠道,是保障全面小康的必要之举。中国残联统计的数据显示,农村贫困残疾人已成为贫困人口中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人群,在以往的扶贫工作中,政府加大了对这以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从补贴倾斜等方面给与关照,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没有行程长效的致富机制。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残疾人群更是如此。日前,以残联为主的相关部门提出了“七个一批”和十个重点的工作任务,印发了《着力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实施方案》,着手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让残疾者自食其力,加上政府的支援和帮助,主动为自己种下幸福的种子。
“残”尽其才,增加工作满意度,放大致富效果。从实际出发,以实情入手是解决残疾群体扶贫问题的关键,为残疾者谋划致富出路还需认真结合其本身特点考量工作方向。如上肢残疾者,可介绍其到剧团参与话剧演出;如下肢残疾者,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增强其手工技艺;如失明失聪者,可在家人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开店铺营商……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剩余”力量,“残尽其才”,才能切缓解残疾群体的贫困现象。
著名残疾人励志讲说家尼克.胡哲说:人生最可悲的额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在致富的路上,政府用力是一方面,残疾者也需及时调整精神状态,为自己加油打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向榜样看齐,携手为幸福的小康生活“兜底”。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