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长水镇蔬菜大棚产业扶贫基地,村民正在自家承包的大棚内采摘黄瓜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十三五”以来,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我市庄严承诺:到2019年,全市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近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树牢“四个意识”的重要实践,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扶贫开发力度之大、规模之广、进展之快,前所未有。
1 决战决胜的担当
洛阳地处豫西山区,是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革命老区全覆盖地区,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到2000年,全市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进入21世纪,我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此背景下,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
责任体系逐级压实。全面夯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的政治责任,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揽易地搬迁、转移就业等8大重点专项推进小组,汇聚行业部门力量协同攻坚,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喜人局面。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统领,涵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强非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等领域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一套立足洛阳实际、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落实见效。
组织保障全面加力。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任职,贫困村实现每村一个第一书记、一支驻村工作队;所有贫困户实现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坚持扶贫投入力度同脱贫任务相匹配,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自主权。2017年,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5亿元,同比增长46%,攻坚声势浩大,前线捷报频传。
2016年,全市完成214个村46760名群众脱贫任务,2万人生活得到改善,实现首战告捷;2017年,10.42万名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偃师市、洛龙区、伊滨区和高新区达到整体脱贫条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
嵩县车村镇水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 记者 鲁博 摄
2 精准“绣花”的实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何为“精准”?即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不能“拿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十三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通过多轮建档立卡“回头看”和持续的督查巡查,扶贫对象做到了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应退则退。
经过2年攻坚,目前,全市还剩余6.07万户19.3万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今,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脱贫攻坚方法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产业扶贫拔穷根。结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来料加工、乡村旅游、光伏扶贫等产业。同时,探索金融扶贫路子,建立金融服务、信用评价、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个体系”,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易地搬迁挪穷窝。洛阳6个贫困县中4个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易地搬迁任务占全省1/5。“十三五”以来,我市确定“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2016年,全市共完成5676户20615人搬迁任务,2017年全市4959户18368人搬进新居。按照计划,2018年,全市剩余纳入搬迁范围的2万名贫困群众将全部搬迁入住新居。
超常举措破难题。针对因病致贫问题,我市加快构建贫困人口医疗再保险制度,为贫困群众就医报销再添一道“保障线”。针对因残致贫问题,我市探索推出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集中供养政策,实现“托养一个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针对因学致贫问题,我市健全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针对生态脱贫问题,我市在林区大力开发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统筹推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针对兜底脱贫问题,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让脱贫攻坚不留“锅底”。
如今,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蓬勃开展,“众人拾柴”正汇聚起磅礴力量。
3 务本责实的作风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决胜全面小康进入倒计时,越接近目标,就越需付出艰苦努力,越需在脱贫领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近年,我市以“河洛党建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对贫困村数量在5个(含)以上的乡镇增配1名专职扶贫副书记,新选派第一书记876名,并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呈现出党建和脱贫两加强、两促进的可喜局面。
应该看到,在推进中,识别、帮扶、核算不精准,政策宣传、政策落实、产业扶持、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时有发生。追根溯源,都是工作作风不扎实造成的。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我市全面部署开展“一转三推进”活动,真正以作风过硬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如今,以这样的方式督导暗访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成为常态。各级领导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拖不绕、雷厉风行,有效形成了震慑效应。
与此同时,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干部作风问题专项监督和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成效明显。
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基层一线,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也最能检验和锻炼干部。仅2017年,市、县两级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就有22人得到提拔重用,真正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举700万河洛儿女的磅礴之力,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决战一定能如期胜利!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