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小康路上的铿锵脚步

时间:2018-01-1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永州日报

  经市级核查评估,2017年我市上报减贫174734人,完成省年初下达我市减贫控制下限人数14.09万的124%,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比省下达的控制上限数(年初核定脱贫控制上限和年中调整增加数)少504人。贫困村出列349个,超过年初出列计划68个,宁远、双牌、江永3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

  产业扶贫呈现“满园春”

  我市按照“四跟四走”思路,构建贫困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之间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大做强粮油、经作、畜牧水产、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打造了产业扶贫“永州模式”,初步形成“一县一特、区域联动”扶贫产业发展格局。

  2017年,全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持续稳定增收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人口达53.8万人,注册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3850家,覆盖贫困村679个,全市143家龙头企业在498个贫困村建基地,面积达56.5万亩。江华瑶族自治县创造的“产业+金融+兜底”模式在全国推广,通过与温氏集团合作发展年出栏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实现1.72万兜底贫困人口“零负担、纯收益”。策划、发布农业产业扶贫众筹项目20余个,计划募集产业扶贫社会资金5000万元,其中永州“潇湘之源”富硒有机茶产业扶贫项目众筹资金48.4万元。光伏、电商、旅游等新兴扶贫产业迅猛发展,建成并网光伏电站557个、32兆瓦,数量及规模全省第一。全市共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9个,电商网点2100个,其中贫困村电商网点539个,贫困户开设网店349家,3.5万余名贫困人口从事电商行业,1.5万贫困人口通过电商产业脱贫,每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于1个电商扶贫特色产业,新田今年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实施“旅游升温”战役,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73.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23亿元,带动投入旅游产业扶贫发展资金44.1亿元,完成62个贫困村旅游扶贫规划编制,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07万人、人均增收1940元。宁远县入选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江永旅游扶贫、宁远县下灌村乡村旅游扶贫、新田县龙家大院及江永县勾蓝瑶寨旅游扶贫在全省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推介经验,“相约永州·祈福九嶷”2017年湖南省冬季乡村旅游节在宁远县下灌村举办,当天吸引游客2万余名。

  金融扶贫实现“加速度”

  今年以来,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扶贫小额信贷规范化管理试点,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7.02亿元,完成省下达计划的146%,连续两年排全省第一。

  建立健全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累计到位风险补偿金3.27亿元。采取“政府统保”“政府+个人”“政府+社会”三种模式,率先在全省全面推开扶贫“特惠保”套餐,实现了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大力推进贫困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已挂牌金融服务站774家,发放贷款近4万笔18.94亿元,完成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村电商服务点“三站融合”62个。

  截止2017年三季度末,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32.86亿元,新增贷款18.1亿元,同比增长16.4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增速82.51%、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增速76.91%,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用好用活再贷款工具,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作,全市累计发放支农、扶贫再贷款16.8亿元,落实“定向降准”释放资金2.2亿元。抢抓资本市场支持国扶县企业上市的政策机遇,江华、新田引进40多家企业完成注册。

  教育扶贫亮出“组合拳”

  实施学生精准资助八大工程,全面落实“一提高、两降低、三全面、四保障、六倾斜、八免费”政策,全市义务教育年巩固率达99.1 %,贫困学生义务教育完成率100%。扩大助学资助政策覆盖面,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不同学段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加大对学生的减负力度,2017年,全市教辅材料征订总额裁减三分之二,每学期总额减少1.02亿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2600名、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125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1606人。

  抓党建促脱贫“结硕果”

  全面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整顿65个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选派976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284名专职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创建“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共农业部党校)实践教研基地”,采取“农民点单、财政买单”的方式,突出“党建+产业技术扶贫”主题,5年内将免费培训5万人次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目前已举办培训班15期,7000余名学员中新发展产业的1365人,扩大产业规模的2860人,带动周边群众3万余人脱贫。10月10日,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我市江华县召开。

  社会扶贫奏响“大合唱”

  整市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发起“医疗、教育、危改、产业、德智”五个爱心众筹平台,走出了一条“互联网+”社会扶贫的新路子。其中“我想有个家”危改众筹项目,众筹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1160万元,帮扶2000余贫困户危房改造。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工程,引导“小微企业进贫困村”创办“脱贫车间”,引导非公企业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捐助等方式“村企共建”,全市共154家民营企业参与村企共建,投入建设资金5.44亿元,帮扶230个贫困村6.1万贫困人口,扶贫项目330个。

  夯实脱贫基础“补短板”

  着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提升工程,全市共整合涉农资金16.1亿元,其中投资4.78亿元,解决299个贫困村、13.72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8.27亿元,完成271个贫困村农网改造项目,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里程1264.24公里、公路窄路加宽916.24公里、危桥改造93座、招呼站400个,全市实现100%贫困村通硬化路面、通客班车;行政村光纤升级改造387个,新建通讯基站221个,贫困村通宽带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4G信号全覆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落实文体惠民政策,完成177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为新田、江华两个国扶县491个村配送音响、乐器设备982万元;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已完成37个标准乡镇卫生院、9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建成12396科技信息服务站22个,全市各县区均组建了科技专家服务团,深入贫困村开展服务,总人数达251人,覆盖了贫困村417个,累计开展技术推广指导793次、科技培训260次。

  打赢全面小康“大决战”

  坚持真脱贫、脱真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稳定巩固,一手抓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攻坚,力争2018年实现减贫12万人以上,贫困村出列267个,新田、江华2个国扶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2个百分点。聚焦脱贫质量提升,注重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推动贫困人口从脱贫数量向脱贫质量转变,实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竭力防止返贫;继续深化“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工作,切实抓好特色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扶贫格局;切实抓好劳务协作脱贫,推行在贫困村建立“扶贫车间”,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500人;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提高扶贫贷款贫困户自贷自用比例,拓宽扶贫“特惠保”保障范围;加大贫困人口住房保障力度,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万人,优先抓好贫困人口危房改造;精准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坚决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贫失学、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加快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扶贫领域项目资金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擅自截留、挪用、骗取、贪污扶贫资金等行为,从严追究责任单位和个人责任,切实提高扶贫项目受益精准度和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出台《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在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惠民项目、涉农资金整合、财政转移支付、金融投入、保险机构、建设用地指标等九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拿出最大财力,调动各方资源,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紧盯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攻克全市42个深度贫困村。聚焦机制创新,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和“小微企业”进村行动,推动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泛凝聚社会帮扶资源。聚焦帮扶成效,要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帮扶联系深度贫困村,把最强的后盾单位、最精干的工作力量派驻到贫困村,根据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不断夯实脱贫基础帮扶贫困村脱贫,贫困群众致富。聚焦非贫困村和非贫困县,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补齐非贫困村和非贫县的基础设施“短板”,培养发展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壮大一批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