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贵阳,现年8岁上二年级的瞿思念小朋友放学回家后在家门口一座约50米高的城市高架桥的匝道上认认真真地写作业,身后不时有车开过,为了孩子安全,身患心脏病的母亲李高菊陪护在一旁。当问及新年有什么心愿时,小朋友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一盏台灯,这样在家就能够有很好的灯光写作业了。
新年的钟声还回荡在耳边,全国各族人民在欢声笑语、鲜花掌声中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缕阳光。同样是新年,有的人载歌载舞、放声歌唱,有的家庭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有的孩子,却仅期盼着实现“一盏台灯”的新年愿望。
此情此景,有人为之感动,有人想伸出援手寄盏台灯,也有人质疑,“让孩子在匝道上写作业,是真买不起还是作秀”。这种声音看似义正辞严,实则有点“不通人情”。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由于家庭困难,出租房阴暗潮湿,相比之下,让孩子到外面写作业是最好的选择了。至于买台灯,可能是基于“能省则省”的考虑罢了。
今天的我们,往往生长在幸福祥和的家庭中。因此,对于听闻的别人的苦难和疼痛,才会感到陌生和惊愕,从而发出“理直气壮”的质疑。然而,大多数人温饱、富裕,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群众,一部分人迈入小康,并不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不断发展。少年强则国强,贫困孩子的需求更值得关注,成长更需要呵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盏台灯”的新年愿望必须尽快满足,贫困群众憧憬未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心灯”也必须被努力点亮。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