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陈建军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勤兰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说,“脱贫就要脱真贫、真脱贫,一个人都不落下,一定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贫困户喜上眉梢。
如今,脱贫工作已经到了最紧要的阶段,相对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民都已经走在小康的路上,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需要党和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帮助。针对此,在今年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要动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这让全国人民对全面脱贫致富并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怀希望、充满斗志。但脱贫的道路并非坦途,要讲究方式方法、坚持大扶贫格局才能完成既定脱贫目标。
第一,脱贫的路要脚踏实地的走,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脱贫的路没有捷径,更不只是送一袋米、一桶油、一只鸡或者一只鸭,要脚踏实地,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各地贫困原因各有差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贫困群众,扎根贫困地区,认真研究,真正搞清楚弄明白贫困原因,对贫困地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才能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依山傍水地发展旅游业,一视同仁地落实脱贫政策。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学会致富手段,拥有致富梦想,稳步走向小康。
第二,脱贫的路要时常“回头看”,防止脱贫又返贫。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脱贫不容易,返贫却随时可能发生,尤其是因病返贫。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设备的进步更新,医疗费用正在逐年上涨,很多时候病一个人,一个家就倒了。所以在脱贫的路上不仅要看到那些贫困群众,更要时常回头看,让那些因病返贫的群众再次脱贫。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扶贫,完善医疗体系,特别是针对重大疾病的保障力度,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能治好病,恢复劳动能力,拒绝脱贫又返贫,在迈向小康的路上无后顾之忧。
第三,脱贫的路要大步大步的走,确保一个人都不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不让一个群众落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时间节点越来越近了,但是全面脱贫的目标却还在路上,在稳步推进脱贫工作的时候也要开始加快进度,把脱贫工作作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强化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的责任制,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法规,让脱贫政策惠及每一个贫困群众,一起大踏步奔向小康。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给全国人民注入了更多的希望,给贫困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福音。各级党委政府只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策法规执行,切实把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中践行党和国家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服务”, 就能实现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