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征程。今天,本报开设“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全面展示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经验做法和喜人成效。
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一直以来,南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来抓。据了解,目前我市贫困发生率从2%下降到了1.04%。从今年起到2020年,我市每年将分别脱贫9677人、7921人、5788人、3381人;全市80个贫困村将在三年内全部退出,今年起每年将分别退出47个、22个、11个。
夯实基础 整村提升
脱贫增收,基础先行。南昌通过推动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着力推进贫困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综合产能“三个同步提升”,全面摘掉贫困村“落后”的帽子。
我市明确,三年内实现全市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并将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全覆盖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今年以来,我市共为70个贫困村安排省级新农村建设点370个,筹集建设资金1110万元。同时,我市将贫困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通过集中整治环境“脏”、建房“乱”、设施“差”,推动三个同步改善,目前已实现贫困村综合整治全覆盖、全达标。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市将有条件、符合要求的贫困村纳入建设范围,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资金筹措、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管考核“五统一”方式整村推进。目前,我市共有11个乡镇13个贫困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2.36万亩。
做实产业 增收脱贫
发展产业是贫困户脱贫的关键。我市分类引导、精准施策,大力实施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工程,逐步完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有1347人通过自主创业当上了“小老板”,1934人在专业合作社(基地)找到了工作,6036人在园区上班,817人端上了公益性岗位的饭碗,4289人进入扶贫车间工作,963户贫困户有分红收入,2434户实现了光伏脱贫。
我市充分挖掘贫困村特色产业资源,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电商扶贫产业和光伏产业。据了解,湾里区对参与扶贫产业开发的贫困户,视具体情况给予每户1500元—3500元不等的补助。安义县整合1200万元资金入股县工业园区合作企业和县农业龙头企业,将每年入股资金分红的15%分配给非贫困村中的特困户。
据悉,我市培养了一批敢尝试、懂技术、能带动、会经营的能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充分运用政策杠杆,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效应,发动一批能人回乡创业、开发置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此外,我市充分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扶贫。今年,我市贫困村共组建合作社50余家、家庭农场10余家,直接带动贫困户500余户。
结实对子 多方帮扶
我市培育多元社会帮扶主体、创新帮扶方式,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了“1+N”社会帮扶机制。
我市采取“领导干部2-3户、普通干部1-2户”的方式,全面开展“1对1、1+1”结对帮扶工作,全市共落实结对帮扶责任人9747人、走访贫困户19638户,走访累计达40179人次,实现了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全覆盖、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市县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等“三个全覆盖”。
同时,我市广泛动员行业部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南昌市警备区发动52个团以上单位对接帮扶贫困村,团市委帮助贫困儿童实现“微心愿”2605个,市卫计委选拔了55名优秀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任挂职副院长、从乡镇选拔了88名优秀年轻医护人员对口帮扶贫困村卫生室,市农科院选派了50名农业科技人员开展 “农村科技精准扶贫”行动。
此外,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南昌市崛美行动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开展“植物印染”、“送光明”、“流动影楼”等各类扶贫助困活动,惠及1万余人;南昌县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和爱心企业家捐建397户安居扶贫危房改造工程,捐助金额1100多万元;组织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需求5525个,目前已对接贫困户资金需求3.96万元,营造了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有为的大扶贫格局。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