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平凡而不平庸。追寻小康之梦,便是大家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热切期望,便是中国梦的重要构成。
泰山巍巍,黄河滔滔。今天的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农业强省,但是由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脱贫任务依然艰巨。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4年来,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山东金融机构按照脱贫攻坚向深度贫困聚焦、向最难处发力的战略谋划和鲜明导向,把服务全省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满足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山东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信贷投放,截至10月末,全省扶贫贷款余额641亿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782亿元,惠及68.6万贫困人口。
农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益虎介绍,我行以沂蒙山区、黄河滩区等全省深度贫困区域为重点,探索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到户扶贫等金融扶贫模式,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助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在全省2016年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中,我行是唯一一家评估等次被评为“优秀”的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
“红色沂蒙”涌动春的梦想
英雄沂蒙山,巍巍孟良崮。革命战争年代走在前面的老区,在奔小康的路上却落在了后头,临沂市贫困人口占到全省的1/6。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历久弥新,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成为打响脱贫攻坚新时期“孟良崮战役”的强大精神动力。
向贫困发起总攻、扛起使命、践行诺言,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硬仗在800里沂蒙大地全面打响。
在2017年10月17日,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济南召开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座谈会。会上表彰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35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中国农业银行蒙阴县支行被评为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刘宗路被评为先进个人。这是巧合,又不是巧合。
在沂蒙山区,苹果关系着很多人全家的生计,可增产不增收情况时有发生,这成了果农心中之痛。在蒙阴县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仓库的门口,记者看到4名工人正在从货车上卸苹果,这是合作社刚从果农手中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的苹果。高于市场价收购果品,只是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帮扶项目中的一项。合作社采用生产帮扶、农资帮扶、劳动就业帮扶、储存帮扶、销售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宗路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从农行取得1200万元扶贫生产贷款,县扶贫办给予了贷款利息补贴,合作社通过免费提供部分农资、高价收购果品等多种形式对390个贫困户进行全方位的帮扶,一年时间达到脱贫线。合作社创办的万华食品有限公司果品生产基地成功注册“山东省出境水果生产基地”,不仅把刘宗成他们的果品卖到了国内若干个省市,还把市场拓展到了东南亚、中东等地。
刘宗路介绍,为了拓宽果品销售渠道,2014年合作社开启了全新的电商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蜜桃”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了果业“供给侧改革”,在普通蜜桃“产能过剩”的市场行情下,蒙阴蜜桃却卖上了好价钱,让贫困户直接得到更多的“真金白银”。
“在老区做精准扶贫工作,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农行蒙阴县支行行长刘继明说,脱贫重在发展产业,蒙阴支行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给予金融支持。脱贫的“领头雁”壮大了,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更明显。目前蒙阴县支行共为5家农业龙头企业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920万元,带动984户贫困户脱贫。
为了同一个庄严承诺,各方力量携手,在贫困村播撒希望。近年来,农行山东分行开展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进万家活动,他们创新推广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模式,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就业带动、发展生产、收益返还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推出了“农行+龙头企业+订单农户”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3700多人实现就业脱贫;推出了“政府扶贫资金+财政贴息+农行+企业+农户”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1500余人;推出了“让利资金+龙头企业+农行+农户”扶贫模式,惠及近1200户贫困户。
据了解,截至10月末,山东金融机构分别向贫困户和扶贫生产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118.4亿元、345.3亿元。
初冬季节,记者深入沂蒙山腹地采访,此刻富饶的齐鲁大地刚收获过沉沉的金秋。很多在上一年还是贫困户的农家,在这一年家底开始变得殷实起来。
蒙阴县委书记王皓玉表示,林果业的发展,促进了“绿富美”蒙阴建设,也带动了全县的扶贫开发。2017年内,蒙阴县将完成剩余27个省定贫困村、3700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让阳光洒满追梦的路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山东是孔孟之乡,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养分。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便是山东金融机构在扶贫中的一大亮点。
山东还创新贫困地区的融资渠道,脱贫攻坚以来,共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153单,募集资金1421.1亿元。
农行山东分行在这场全省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加快金融产品创新,趟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他们按照“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创新了“苹果贷”、“大蒜贷”、“蔬菜大棚贷”、“光伏扶贫农户贷”等特色产品。创新推出政府、担保公司、银行、扶贫主体四方参与的“扶贫四联贷”产品,搭建“政银担”扶贫合作平台。该行探索“投贷结合”模式支持贫困地区重大项目,在全国金融系统首发扶贫社会效应债券。
“多亏农行提供的资金支持,让我找到了致富门路。”临朐县上林镇西闫家沟村43岁的刘桂顺两年前因打工摔伤落下残疾,一家人的开销全靠妻子打零工。听说山东六和集团免费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她便萌生了养鸭的念头,但建鸭棚的资金却让她犯了愁。
“农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帮我申请了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政府还给我发了2000元的贫困扶持资金,这才把鸭棚建起来。”现在,刘桂顺的鸭棚生意每年收入8万多元。
“日子有盼头了。”现在进出家门口,高在福总是习惯性地向屋顶的光伏板瞧两眼,“今年年初,在农行贷了三万五千块钱,屋顶装上了太阳能发电板,家里多了一个‘聚宝盆’。”家住安丘市石堆镇甘泉村的高在福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上有80岁母亲,下有瘫痪在床的儿子,购买分布式家庭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后,全家都搭上光伏发电的致富快车。
2016年12月,农行潍坊分行贷款2.76亿元支持了安丘市40兆瓦扶贫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该项目惠及504个村(其中省级贫困村4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280户12740人,预计2017年内即可实现登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每一笔资金,都是一股滋润贫困群众的清泉;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把开启小康之门的钥匙。目前,在临沂、滨州、济宁、潍坊等地市,光伏扶贫正在让越来越多贫困户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头雁领航奔向梦想
2017年5月3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把各种资源统筹好、运用好、发挥好。”
带着浓厚的为民情怀,农行山东省分行先后向泗水县圣水峪镇皇城村、莘县贾庄村派驻副处级“第一书记”,对他们提出了“用心、用情、用力”工作要求,帮助村民尽早脱贫。他们累计争取省扶贫办产业扶贫、省交通厅基础设施扶贫等重点扶贫项目5个,涉及资金362万元。为皇城村营里小学捐赠电脑、文具、电教室,建设道路“户户通”,直接捐款近100万元,带动财政及各类社会捐赠10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扑下身子拼命干,不脱贫困决不还。2016年的春天,农行山东省分行派到泗水县圣水峪镇皇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刘景标,经过多方调研,觉得种植谷子会比种植地瓜等收入高,便引进新的品种动员村民种植。村民刘凡英说:“以前没种过谷子,心里没底,但是刘书记提倡种谷子,‘第一书记’帮助村里解决了好多问题,我们信得过他。”刘凡英和其他农村种植的黄金谷深受市场欢迎,收入是往年的3倍多。
2017年11月13日,看着近千头膘肥体壮的生猪被装上车,莘县古城镇贾庄村支书贾雨存高兴地说 :“多亏了农行的支持,让俺村的生猪扶贫项目扩大了一倍规模,不仅给参与建厂所需土地流转和在猪场打工的部贫困户带来了稳定收入,而且养殖合作社每年还能给村集体上激2万多元的经营收入用于扶持村集体发展,根据上级标准,年底村里所有贫困户都能脱贫,俺村就能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了。”
莘县古城镇贾庄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农行山东省分行“省派第一书记”郭君策的驻点帮扶村,不仅人均收入低,村里还有贫困户67户、292人,其中精准贫困产5户、13人。郭君策把贫困群众当家人、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急。他联系当地农行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莘县金牌饲料公司注入贷款2000多万元,并引导该公司扩大在贾庄村的生猪扶贫项目,目前己建立起年存栏生猪2000头的养猪场。养猪场不仅便8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3万多元,吸纳了14名贫困村民到猪场打工,使他们人均增加收入2万多元。他从省扶贫办争取来大棚产业扶贫项目,定向帮扶村里的5户精准扶贫户,目前己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
从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社会各界的帮扶力量,汇集成了山东脱贫攻坚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实施精准扶贫,决胜全面小康。在辽阔的齐鲁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脱贫致富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新的征途。
山东省扶贫办主任时培伟说,到2018年,不仅要确保山东242.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更要让齐鲁大地的“光荣脱贫”成为山东由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时代标志。
路,始于足下;梦,始于当下。愿所有梦想都开花,我们的小康梦,一个绮丽的梦想,正在齐鲁大地上梦想成真!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