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党中央的承诺,也是全体人民的责任。因为社会主义中国,56个民族、13多亿人民是一个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大家庭。党的事业一切为了人民这个中心,而人民又是党始终依靠的强大力量,依靠广大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不断胜利,又走进了强国建设的新时代。今天,实现全面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依然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
有数据为证:中国慈善联合会11月2日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全年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392.94亿元,相当于每个国人捐赠100元左右。100元,对每个人来说,只是一点“爱”,认真算一算,一人一年捐出100元,月均约8.3元,平均到365天则约为0.27元。可这一点“爱”,又蕴含着磅礴的力量,汇聚成的1392.94亿元的天文数,若按十八大国家确定的脱贫2300元标准计算,就能保证6000多万人口脱贫一年的收入,现在年均脱贫1300万人四年半的收入。
真可谓,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只因我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只要人人节俭一点、捐出一点,哪怕是再微不足道,但聚沙成塔,汇集在一起就能办很多事,解决很多人的贫困问题。正如歌曲所唱:“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算一算这一点“爱”的账,的确令人震撼,更给我们以启发,实现全面小康,一靠国家发展,二还要靠全社会的爱心奉献,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十九大报告中也做出明确部署,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发展慈善事业,积蓄社会的爱心力量。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全社会的爱心奉献搭建了一个很好平台,开辟了很多渠道,也为众人拾柴、积蓄社会力量爱心力量提供了可能。
众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充分认识到,“众人拾柴”是一份爱心与善意的积蓄。古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有人认为,对社会众多贫困人口来说,对一个积贫积弱的困难者来说,我之“微”力能何为?能!关键是要懂得,一人奉献一点“爱”是一滴水,十几亿人的一点“爱”,汇聚起来就是“爱”的大河奔流。江河不拒细流,大爱不拒善小,只因更多点滴的善小,才有大爱无疆。
众人拾柴火焰高,还必须懂得,这也是一种爱心与美德的涵养。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中国让我们站起来,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中国梦新时代让我们强起来了,但莫忘,在我们的幸福生活中,有自我的奋斗,也有着他人、包括那些尚未富裕起来的人们的奉献。所以,富裕不忘节俭、不忘贫困,力求让13亿万人民都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这就需要涵养节俭美德,汇聚爱的力量,以慈善的手段,去帮助更多的人。
大爱无疆,从善小做起。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全社会的点滴爱心支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莫忘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所有的人。其实,我们人人都享受着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爱,人人也需要付出一点“爱”,以众人拾柴的精神,去温暖、和谐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