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宗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大对帮扶联系点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砚山镇的扶持力度,围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用好用活民族资金培育特色产业,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基层党建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选派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帮助群众探寻脱贫路子;示范引导群众发展扶贫产业,提高致富能力,推动帮扶点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形成了大交通支撑、大生态引领、大发展共享的大格局,发展的步伐又好又快。针对列入国家扶持的毛南族、仫佬族聚居的63个行政村实施率先小康行动计划,针对全省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下、聚居在瑶山、月亮山、雷公山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瑶族、畲族、壮族等65个贫困村实施率先整体脱贫行动,推动各民族加快发展共享成果,确保在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目前,已有37个毛南族、仫佬族聚居村通过小康验收,其余有望2017年底基本实现小康;65个整体脱贫村正在有序推进。
200余张纪实摄影作品,130余张展板,图文并茂,再现了贵州多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了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大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实现了在西部地区赶超进位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至2016年,在全国30个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黔南州由第10位进至第5位,黔东南州由第13位进至第8位,黔西南州由第14位进至第10位;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02元增长至7998元,同比增长149.88%。
贵州民族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图片展前,来自我省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企业家、部队官兵、高校学生等驻足观看。大家纷纷认为,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行动,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未来几年是贵州必须紧紧抓住、能够大有作为的5年,一定再接再厉、创新突破,努力夺取统筹城乡、追赶跨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新胜利。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