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决胜全面小康的精神底色

时间:2017-10-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浙江在线

  ●十九大报告以继续奋斗的精神姿态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爬坡跃进时,越需要精神的支撑,越需要凝聚意志和力量的良好精神状态。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小康社会建设关键在党。精神的力量,来自于信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十九大报告以继续奋斗的精神姿态宣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到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贯穿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一直是十二大到十九大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重要任务。

  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精神状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党员干部以何种精神状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由人内在的信念、意识、思维活动外现出来的形态。对于一个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精神状态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强大的支撑作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却更加强调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直成为历次党代会的主题基调。实践中的成就也证明,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实现攻坚破难,成就事业目标。

  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提出并实施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构想

  以“积极奋斗”“奋发图强”的“首创精神”提出了“建设小康”的理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号召全党同志要“振奋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埋头苦干”,为夺取新的更大胜利而努力奋斗,从而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

  以“勇于开拓”“锐意改革”的精神,推进小康社会建设。1987年,在部分地区开始向小康生活前进的基础上,全党同志“积极变革”“讲求实效”,十三大报告正式将实现小康社会作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即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生活的过渡阶段。1992年,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党的十四大倡导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努力奋斗”,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奋勇前进”。

  以“开拓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推进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世纪之交,党的十五大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的无畏精神,提出从21世纪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即“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至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规划,我们在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同心同德,战胜风险,胜利前进。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世纪之初,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建设,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建成真正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全党同志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扬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精神”,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此,在未来五年的关键时期,全党同志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开拓奋进”,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以砥砺奋进的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和时间表。在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我们党准确把握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清醒头脑”“奋发有为”,对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更高标准、更加完善、全面的要求。在经济指标上,从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到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再到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都要有一个更有质量发展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完成这个宏伟目标,精神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并多次谈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面对改革攻坚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矛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解放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以“艰苦奋斗”的状态,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砥砺,语出《山海经·西山经》,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古人讲,人要在事上磨才立得住。同样,一个政党也要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才能显示出坚定的信仰和革命意志,显示出卓越的领导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

  以继续奋斗的精神,继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提振。从现在到2020年,是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决胜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奋斗者的姿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九大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继续奋斗无疑成为全党同志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精神特质。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十九大报告,无论是主题中的“不懈奋斗”,还是报告开始语提出的,一定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亦或结束语中提出的,“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继续奋斗,这些意味深长的话语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就面前不停步,要继续前进,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完成新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爬坡跃进时,越需要精神的支撑,越需要凝聚意志和力量的良好精神状态。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小康社会建设关键在党。精神的力量,来自于信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理想而奋斗是快乐的,同时也是一个艰辛的长期过程。从来就没有立等可取的成功,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奋斗。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精神懈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环境下的一个重大危险。保持奋发有为、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党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更是保持党长期执政必须具备的素质。中国的发展前后相续,成就、光荣来源于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奋斗和业绩是走向成功最好的通行证。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持之以恒地奋斗,才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