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是党湾村发展的源动力
决胜脱贫攻坚,外力只是催化剂,只有真正激发内生动力,才是制胜之道。
党湾村通过干群大教育、群众议事会等方法,充分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群众摒弃等人送小康、单打独斗的思想,树立齐心协力、抱团发展的理念,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后坝组修建广场,不到三天时间就收到捐资款超过16万元。
在村总支的服务下,成立有机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养殖等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群众将扶贫资金、土地、劳动力以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由单打独斗转向抱团作战。如森琴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提供羔羊―农户分散养殖―合作社统一回收”的方式,发展养殖会员34户,其中大户8户。另有52户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购买山羊入股合作社,每年定期分红,拓宽了增收渠道。
同时,本地致富能人还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对贫困群众给予支持,真正让贫困群众在抱团中提升发展能力、增强脱贫信心。如返乡创业大学生安雨敏,发挥自身知识、技术优势,带领11户贫困户种植大棚蔬菜,使种植规模得到壮大、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与省监狱管理局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同贫困群众一起抱团致富。
利用劳务公司传递就业咨询、组织劳务输出,为60余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拓宽了增收致富途径。
同时,通过群众会、入户走访等多种途径,引导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了群众思发展、盼脱贫的意愿,真正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从而激发党湾村发展的源动力。
在后坝党小组自筹资金修建文化广场的带动下,大屋基组群众集资1.7万元修桥,檬子塘组4户贫困户集资1.6万元修路;在党湾村幸福苑建设中,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主动投身其中。
集团帮扶是党湾村发展的催化剂
党湾贫穷落后,群众增收致富难,最大的制约在于基础设施欠账大、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乏力。这些问题,单靠镇、村力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改变的。
在脱贫攻坚中,凤冈县委组织部牵头,按照市委“五在村”特别是“资源在村整合”的工作要求,组织贵州省监狱管理局、遵义市发改委、凤冈县委组织部、凤冈县邮政集团等部门抱团帮扶党湾,对各帮扶单位帮扶的项目、资金等充分整合、捆绑使用,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把帮扶力量用到刀刃上,实现帮扶效果最大化。
各帮扶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围绕党湾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现实需求,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先后协调37个项目落地党湾村,涉及资金2600多万元。
其中,整合省、市、县的1300多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脱贫攻坚“硬伤”,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各帮扶单位选派的常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外,省监狱管理局选派了56名干部,市发改委选派了45名干部,县委组织部选派了29名干部,县邮政集团选派了9名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亲,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整村脱贫是党湾村发展的方向标
一人富不算富,一户脱贫不算脱贫,整村脱贫才是最终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该村在各帮扶单位的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在党组织建设上投入11万元,建强党组织阵地,筑牢整村脱贫的“指挥所”;
在壮大集体经济上,通过兴建实体、入股公司等方式,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6万元;
在基础设施完善上,坚持需求导向,整村通盘考虑,整村推进。截至目前,共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1处,电网改造10处,硬化公路20条共71.8公里,修建移动基站5处,使整村基础设施实现了全面改造升级。
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区发展,有规划地调整产业结构。以蜜柚、梨、李子、葡萄、枇杷为主的“甜五味”重点水果种植,以牛、羊、鸡、鸭等家畜为主的“肉四味”重点畜禽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村2014年脱贫49户183人,2015年脱贫42户205人,2016年脱贫82户37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如期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该村的党建扶贫抱团发展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凤冈样本”,被中宣部、国家扶贫办确定为全国一百个重点蹲点调研点。
党湾的变化,得到了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认可,也受到了各级媒体的关注。
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话》栏目、《经济日报》《当代贵州》、遵义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聚焦党湾,进行了宣传报道,也迎来了省直机关驻村工作遵义片区现场观摩会在党湾村召开。
20年前,人们说:“后坝后坝,贫穷落后真可怕!”
20年后的今天,人们说:“后坝后坝,后发赶超更可怕!”
20年来,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后坝组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抱团发展,集资安电、发展产业、硬化道路、打工创业、修建住房……
后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11栋小洋楼拔地而起,100万、200万、300万元家底的致富能人就有好几个,村民年均收入从几百元上升到了10000元以上。
后坝的变化只是党湾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党湾村也从过去当家财、当土地、当房屋的臭名昭著的“当”家村,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现在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明星村。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