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家庭医生?在前往广州海珠区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访之前,笔者对家庭医生的了解更多是停留在海外影视作品中,甚至一度认为那是“豪门”的标配。现在通过近距离的观察了解,发现家庭医生离普通市民的生活其实很近。他们是群众健康路上的“守门人”。
悠悠民生,健康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广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部署“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发展战略,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强基创优建高地为抓手,强化政府责任,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服务体系,奋力推进健康广东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一项重要探索。在走访过程中,绝大多数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都给予了好评——“他们就像老朋友了,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麻烦!”“我们也不用折腾去大医院,方便太多了!”这项肇始于2013年9月的探索,目前已经取得早期收获。从数据上看,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为27.72%,全人群覆盖率为16.13%。从效果上看,家庭医生制度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特别是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等重点人群,他们不用再来回奔波于大医院,极大提高各类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家庭医生制度,不仅让群众获得了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夯实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推动了一场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深刻变革。
家庭医生制度是观察健康广东建设的一个切口,代表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近年来,广东医疗卫生工作讲得最多、做得最实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强基层”。为什么要强基层?原因很简单,基层是广东乃至全国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大短板所在。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医院,二、三线城市的技术实力还存在较大差距,民营医院发展欠佳。即使在大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也往往集中于少数几家三甲医院,“虹吸现象”比较突出,普通公立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从3年安排500亿元财政资金到实现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左右,从试点“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到组织基层医疗人员培训,从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纵向梯次帮带体系到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广东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群众公平均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排头兵,在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医改上同样走在前列。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群众谈到了7月15日全面推开的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场改革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为切入点,降药品、检查价,提诊疗、手术费,推进利益机制转变,是一次打破公立医院既有利益格局的“自我革命”。面对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广东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分级诊疗、基层综合改革、药品第三方采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办医、互联网+医疗等领域改革,啃下了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为广东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充沛活力和动力,满足了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共同期盼。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回首过去5年,广东医改步伐持续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家庭医生越来越广泛地走进百姓生活,带动群众的健康水平同步提高。这样的成绩让人欣慰,但全面健康没有终点,广东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全国做好表率。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