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现场
群众倾听脱贫故事
谭文梅收获“甜蜜果实” 本报记者 曾文 摄
任华清打扫羊圈 本报记者 曾文 摄
胡登全分享脱贫故事
李贤均分享脱贫故事
宋宏平分享脱贫故事
近日,夹江县“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巡回演讲在中兴镇启动,来自该县马村乡、南安乡、中兴镇、吴场镇、青州乡的5名脱贫群众代表用质朴的语言分享了脱贫道路上的酸甜苦辣,以及最终取得脱贫胜利的喜悦。大家说扶贫、道感恩、谈经验,充分展现了夹江县贫困群众自强不息、自我脱贫的奋斗精神,激发全县干部干事热情,激励贫困群众发展信心,凝聚了脱贫奔康的强大合力。
爱与阳光洒满脱贫路
南安乡邓山村村民谭文梅
我叫谭文梅,家住南安乡邓山村,今年49岁,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我自身肝胆损伤,不能干体力活,母亲年老体弱,长期患病,每年两人的医疗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然而整个家庭的生活仅仅靠摘茶维持,家里的经济经常入不敷出。因家庭贫困,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我家脱贫致富,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组工作人员经常到我家慰问调查,并根据我家的实际状况,鼓励我发展劳动强度较小且效益较高的蜜蜂养殖业和散放土鸡项目。扶贫工作组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我购买鸡苗、饲料等相关生产资料,农技人员还专门上门为我进行指导,教我养蜂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为我解除后顾之忧。
刚开始养蜂时,村上的干部给我送来了很多养蜂科技读本,我还通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学到了不少实用知识。如何选种、何时采蜜、怎样调控温度湿度,在实践与摸索中,我解决了生产花粉时的各种难题。同时,我还从书本、报刊、网络上吸收营养,广学养蜂技术,并向有经验的养蜂师傅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科学养蜂,我今年预计可以收入9000元。如今,我的蜂蜜供不应求,往往蜜刚收,就被客户买走,很多客户为了买到我的蜂蜜,亲自守在蜂场上取鲜蜜。2014年,通过养鸡、养蜂以及摘茶,我家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人均收入由以前不到2300元增加到3000元,成功实现了脱贫。我家虽说2014年已脱贫,但是脱贫不脱政策,乡党委、政府及扶贫工作组对我的生产生活持续帮扶。
为了让我们邓山村贫困户能够脱贫致富,我们村的第一书记胡杨,多次请专业的养蜂人士到村上开展繁育和养殖技术培训,并定期到点指导培训,让大家对蜜蜂养殖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操作养蜂技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我代表我们邓山村的贫困户对胡杨表示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我们的扶贫工作组。扶贫工作组为进一步拓宽我们邓山村其他贫困户及困难群众的增收渠道,不断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通过组织相关专业的培训、指导,使我们农户掌握了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改变原来落后的方式,科学发展,从而提高村民的收入,以此达到产业脱贫的目标。我个人也积极投入到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队伍中,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7年我们邓山村一定能摘掉县级贫困村的穷帽子。
养羊脱贫感恩奋进
青州乡建国村村民任华清
我是青州乡建国村1社的村民任华清,我今年44岁。
2007年4月,一把大火将我家中所有烧成了灰烬,原本幸福的家就只剩下黑色的躯壳,这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我来说无疑是场毁灭性的灾难。望着眼前的这摊废墟,我们一家人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当我们正在为新建房屋发愁时,乡党委为我们送来了温暖,在了解情况后给我家送来了2000元的慰问金。村社干部也到我家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并自发捐助了我们1000元钱。
2013年,在乡党委、村社干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生产队众多邻里乡亲捐助以及无偿投工投劳的帮助下,我家重新修建了三间平房。还没来得及享受新房带来的快乐,生活又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2015年,我被诊断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以后都不能做重体力活。面对家中年幼的女儿,以及建新房时欠下的债务,还有以后将要面临的巨额医药费,我再次陷入无望的痛苦中。就当我快要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时,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此期间,县领导、乡扶贫工作组、第一书记、村社干部等多次到我家看望慰问,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力所能及解决我家的实际困难。我想,连党委政府都没有放弃我,我更不能放弃自己。
2016年,乡党委政府组织村社干部带领我们到丹棱考察、学习,并结合建国村地处山区的地理优势,为我们制定了养殖优质波尔山羊的脱贫方案。年初,村社干部为我积极申报了第一批入户项目,购买了23只羊,政策补助4600元。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农技员和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指导我们养羊,让我们从什么都不懂的贫困户变成了现在的“土专家”,我的脱贫信心大增。在第二批入户项目中,我又购买了30只羊,政府补贴了6000元。同时,我还发展了种植业,新增了3.2亩的果树,政府补助1600元。皇天不负有心人,2016年我家年收入达到了2.6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今年,我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现存栏羊数已达到100只,但养殖场地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县、乡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积极帮助我们办了相关手续,为我们解决了难题。感谢在我脱贫道路上帮助过我家的各位党委政府干部及扶贫干部,没有你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乐观积极勤劳脱贫
马村乡水库村村民胡登全
我是马村乡水库村5社村民胡登全,今年45岁,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种茶及我平时打零工的收入。由于家庭贫困,我一直处于未婚状态。
前几年我母亲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为医治母亲,家里东拼西凑,四处借款,总算是将母亲病情控制了下来,却为此欠下一大笔债务。为了还债,父亲和我两人起早摸黑打工挣钱,就在债务还未还清时,不幸又降临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我父亲患上老年痴呆,家里又丧失一个劳动力,家庭的重担落在我一人身上,但我并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2012年,我家被纳入水库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乡镇领导及村社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我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和存在的主要困难,耐心细致地为我讲解了中央、省、市、县的各项惠民政策,并为我家量身定制了切实可行的脱贫发展计划。一是产业帮扶,考虑到我家欠缺劳动力,扶贫干部帮助我在原有茶叶种植规模上新发展2.5亩茶叶,每年可增加收入约3000元;二是就业扶持,介绍我到土门乡一家铁器厂打工,每月有稳定收入约2000元。
刚开始外出打工让我有所顾虑,我担心自己不在家的情况下,生病的母亲和痴呆的父亲谁来照顾?家里的家务活和田地里的农活谁来做?村社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我说:“你放心的出去干吧,家里的事情有我们帮忙照看,再说,土门乡离家又不远,你有空就回来看看”。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解除了后顾之忧,干劲更大了,在工作上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得到了工友和老板的一致赞扬;同时,我一有空就扛着锄头下地除草、施肥,把几亩茶叶地管理得很好,茶叶长势喜人。现在母亲病情稳定,可以帮忙采茶或者做做家里较轻的家务活。2014年,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帮助,达到脱贫标准,成功脱贫。但脱贫并没有脱政策,2016年,我家将原来的旧房屋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崭新漂亮的新房,乡政府为我家争取了2万元的建房补助。现在住在新房子里,工作稳定,每月有固定收入,母亲病情也基本稳定,还可以帮忙采茶、做家务,父亲老年痴呆的病情也有所好转,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脱贫不能等靠要
中兴镇李嘴村村民李贤均
我叫李贤均,是县级贫困村中兴镇李嘴村的村民,我有一个完整却不完美的家庭。我本人患有骨质增生和腰间盘突出,基本没有劳力,我哥又患有糖尿病,所以整个家庭的重担基本压在我爱人和我大嫂的身上。大嫂前两年又得了白血病,全靠化疗控制病情,为了给她治病,我们东借西凑花了20多万元。去年,我爱人不堪生活压力离开了我,这对于我的家庭简直是雪上加霜。
2014年,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系列帮扶政策燃起了我对生活的信心。2015年,我家被纳入百泰茶叶园种植基地参与年度分红。考虑到我家住房情况,镇政府通过异地搬迁安置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这几年,多亏政府实施的贫困生关爱行动及医疗救助政策,不管是孩子读书,还是哥哥嫂嫂看病都得到了很大帮助。去年,村委会发动爱心群众通过网络捐款,前前后后为我家捐助了2万多元的医疗救助款。在此,我代表我的家人向一直以来关心帮助我们的政府部门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扶贫政策给我们贫困群众带来了脱贫的希望。为了进一步缓解我家的生活压力,县上的对口帮扶单位逢年过节都会来看望我们。我经常鼓励哥哥和嫂子:“政府帮扶我们,我们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自力更生,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因此,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我又种了茶叶苗、核桃树和藤椒树,还养几十只鸡。一方面为家人治病凑钱,另一方面也给孩子立个榜样。俗话说“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是甘于贫穷”,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贫困现状。只要家务农活干完,我和我哥就在附近工地打零工,只要可以凭本事赚钱,什么脏活苦活我们都干。
目前,我哥哥嫂嫂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孩子也越来越懂事,我们心里也越来越踏实。我始终觉得脱贫不能等靠要,只要舍得下苦功夫,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何况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只要我们有实干的作风,有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帮扶是引子脱贫靠自己
吴场镇白龙村村民宋宏平
我叫宋宏平,今年31岁,家住吴场镇白龙村4组,家有2口人。
我父母早年离异,母亲已改嫁,父亲多年前去世,目前与奶奶相依为命。我与奶奶的生活靠我打工和务农的收入勉强维持。祸不单行,几年前我的一只手被玉米收割机伤到,落下了三级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力,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15年12月,在政府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中,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我家的房子被鉴定为C级危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能让我住上好房子,帮扶干部一边为我申请了7500元危房改造金,一边帮我争取了1000元社会扶贫基金,同时协调信用社为我办理了1万元的信用贷款。几个月后,我和奶奶高兴地搬入了漂亮的新房。
虽然身体残疾,家境贫寒,但我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更加自立自强。现在有了党和政府的扶持,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定能改变现状、改变自己的人生,我和奶奶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帮扶是引子,脱贫靠自己。住上了好房子,如何过上好日子便成了我接下来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合计着如何在家乡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发展点什么。赶上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的好时机,在政府的扶持和村干部的带动下,我将重心放到了发展种植、养殖业上。2016年,借着白龙村致力打造水果产业园区的东风,我种植了1亩李树,申请到财政补助金500元。为更好的发展产业,村“两委”和吴场镇政府竭尽全力对我进行帮扶,先后5次请农技员一对一上门服务,为我提供技术支持,第一书记多次到家中了解我的产业发展情况。2016年,白龙村的坨坨菜种植喜获丰收,卖出了好价钱。今年我打算发展产销结合蔬菜种植业,我准备租借亲友的土地,加上自家的土地,种植坨坨菜16.5亩,申请财政补助金6600元。若年底能获得丰收,对于我来说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人穷,志不穷”。命运虽没有给我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但是只要志气在,敢于和命运作斗争的精神在,便再没有挫折可以击倒我。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