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和各族群众生活改善。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大局。
长期以来,边陲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当地居民生活贫困。以至于在古代,发配边疆是一种刑罚。时至今日,因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以及资源分配不均,支教或是到西部和偏远地区工作仍然被特殊对待以资鼓励。应当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边疆地区的落后已经成为了掣肘和短板。兴边富民,可谓意义重大。
东西部之间,中原与边陲地区之间,尽管不可能在资源配置方面得到绝对的平均化,但政府在分配资源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对于边疆地区而言,亟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政策的扶植力度,加强公共服务,进行精准扶贫,助推发展经济尤其是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促进经济发展,更要加大开放力度,发展对外贸易……
而《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就是要解决以上所有的问题。其实,兴边富民工作,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早在2011年6月,国务院就曾下发《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该计划为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兴边富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现在兴边富民工作,乘着“十三五”规划的东风再次启航,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边疆地区的大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无死角地扶贫,无死角地促进平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让所有的国人享受到最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更为精准的扶贫,就必须要把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工作重视起来。也只有消除边疆这个短板,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称得上的“全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准扶贫,也非一日之功。边疆地区的落后,有的是一种全面的落后。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边疆地区积贫积弱,民族成分复杂,语言有差异,文化衰败,地形也非常崎岖,有的地区甚至存在严重的犯罪情况——做好扶贫和兴边富民工作并非易事。而《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能否落实到位,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真正贯彻落实规划精神。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