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把围绕“十三五”规划实施建言献策作为工作主线,着力做好思想引导、汇聚力量、议政建言、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胜利召开。
“两会”相继召开,为发力农业供给侧,注入“三农”新动力。今天的“两会”,立足“三农”发展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同时,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站在当前中国农业无法绕开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关口,《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发第十四个指导“三农”“一号文件”,更是适应和引领农业发展的重大创新。
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准病根更重要。目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问题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而在供给侧。现在,农产品需求升级,有效供给跟不上,不少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后,国内竞争力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绿色生产又拖后腿,导致新矛盾新问题频出。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近年来,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耕地数量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修复生态、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实现绿色发展。在战术上,抓好农业结构性调整和改革两大任务是两块“硬骨头”,必须要调优产品结构,才能提升高质量农产品生产供给;调好生产方式,才能为子孙后代留出生存和发展空间;调顺产业体系,才能实现农业的全链条升值。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政府与市场相配益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长期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让政府调控更加有效,让市场运行更加顺畅,就能促进农业发展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从而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
当前,供给可以成为明日需求,脱离需求支撑的供给,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农业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需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而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银根松紧,一方面影响需求侧消费能力释放,另一方面又关系到农业供给侧的企业资金成本。因此,务须做事有度、处事有方,增强管理工具的灵活性、精准性,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内在要求。
俗话说:道虽迩,不行不至。总之,“两会”序幕拉开,全力发力农业供给侧,为打赢“三农”攻坚战注入了新动力。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演进;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三农”工作主线;只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畏难,不躲避,不怕阵痛,要勇往直前,定能闯关夺隘,定能打赢“三农”供给性结构改革攻坚战。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