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作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并不只是一个离农民很远的“高大上新词”,它其实很接地气。而涉及到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农民通过升级种、养殖方式,提升农产品供应的质量和数量,就是供给侧改革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消费者享受了更高品质的农产品,而农民也实现了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如今,农村新一轮变革正悄然拉开大幕。在土地上“刨金”的农民正源源不断地从土地上获得回馈,也助推着农村之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们正饱含期待,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近日召开的201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再一次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项改革自一年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后,此番再度重提,从“着力加强”到“深入推进”,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对于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中涉及面最重的农民群体,他们又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近农民群众,去仔细倾听他们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心声。
粗放型种植让纸坊村樱桃难以为继
纸坊村位于五峰山南麓,当记者走进五峰山时,看到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山腰上,远远望去,彼此相连,宛如一条白色长龙盘踞在山上。可谁曾想到,如今靠樱桃而远近闻名的纸坊村,多年前种植的樱桃竟是无人知、无人晓。
“其实种植樱桃在纸坊村虽早有历史,但村民们的种植方法单一、品种少、规模小。再加上山势陡峭、山内无水等特殊自然条件,村内的二三十亩樱桃只能是粗放型管理。当时村民上山管理樱桃都是沿着沟,顺着羊肠小路往上‘爬’,上粪、施肥、浇水全是人力,除了扛就是挑,连个‘土牛子’都进不去。”李长春说,樱桃长势不好,也不好往外卖,碰上长得好的,想办法运出去了,在运输过程中磕磕碰碰也卖不了几个好价钱。
在李长春看来,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低,这不仅与销售渠道不畅有关,更重要的是很多农产品无法满足生活水平提高后,市民对健康、绿色、安全、营养农业品的要求。所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拓展农产品加工环节,就是他对供给侧改革的尝试。
绿色标准化生产让纸坊村樱桃“活”起来
李长春介绍,为了提高他们村的樱桃品质,他不仅到先进地区学习樱桃种植新技术,还向村里引进了“早大果”“拉宾斯”等大樱桃优质品种,并请来专家讲解剪枝等栽培技术。
“大棚樱桃上市早、收入高,我们便投资建起冬暖式大棚,让村民在自家的山岭丘地上扩大樱桃种植面积,生产早春樱桃”,李长春说,如今,纸坊村种植大樱桃品种从最初的两三种扩大到二十多个品种,采摘期也由最初的3-5天延长到了40余天,成为省内成熟最早、口感最好的樱桃种植园。
“我们在大樱桃种植区,还使用了沼渣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大樱桃产量提高了15%左右。对大樱桃枝叶喷施沼液后,虫害的防治效果能达到90%以上。”李长春说,再加上山泉水灌溉、日照充足,通风条件好等得天独厚的条件,长出的樱桃果大、肉多、糖分含量高,果品口感好。
“在大力推广大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指导村民生产有机‘大樱桃’的同时,去年,我们又引进了酿酒机器和技术,生产出“樱桃红”“樱桃白”酒,这两款酒今年将很快面向市场。”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如今的纸坊村大樱桃因其果大、甘甜享誉省内外,每年樱桃上市,客商云集,给当地村民带来许多的实惠。李长春坦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个大命题,但是对他们这样的种植户有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盲目去种,而是要跟着市场走,市场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走进天桥区大桥街道焦集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冬暖大棚,村民们忙着把采摘的蔬菜搬上运输车,脸上掩藏不住增收致富的喜悦;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纵横交错,文化广场上男女老少欢歌笑语,整齐划一的白墙灰瓦上剪纸绘画妙然成趣,幸福院里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曾经是一个发展的“焦急”村,如今沐浴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春风后,已经逐渐转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焦点”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认为就是要优化产品结构,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谈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清区五峰山纸坊村村民李长春感慨万千,正是因为其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红利,让他从28年前一名打工者发展成为拥有一座占地近千亩的樱桃谷谷主。
从成立纸坊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到带领纸坊村村民脱贫致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李长春心中逐渐烙下深深的痕迹,也让昔日被认为是荒山丘陵的纸坊村,如今被改造成了“花果山”,漫山遍野的樱桃树、梨树、桃树等各类水果树随处可见,栽种有序。
产业结构单一让焦集村很“焦急”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杨远军介绍,焦集村有耕地面积1200亩,人口近800人。多年来,焦集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虽有一定的蔬菜种植传统,但数量少,未形成产业规模,村民收入偏低,集体经济几乎“空壳”。“就像村名一样,群众想发展的心情十分‘焦急’!”杨远军这样形容几年前的焦集村。
群众焦急,杨远军的压力更是不小。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到一味走传统农业的老路,村庄富不了,村民更富不了。
“记得是2015年年底,一天,镇上组织召开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正是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第一次接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杨远军说,也是从那时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深烙在了他的心坎里。除了在新闻联播上看,杨远军还特意上网细细读了跟农业供给侧改革相关的内容,并请教了不少的专家、同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而我们村如果还是依靠传统农业产业的话,是无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那么就需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优化农产品结构、扩大中高端农产品供给。”因此,经过反复的政策研究和学习,杨远军决定依托村民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优良传统,将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打造品牌农产品让焦集村不再“空壳”
据了解,杨远军首先结合焦集村实际,建立了焦集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号召有种植经验的村民发展大棚种植。“当时,主要是想先探索实施‘合作社+园区+农户’的发展模式,把村民的积极性先调动起来,打破固有的种植模式”,杨远军介绍,他牵头成立了天桥区益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菜农协调土地、办理贷款,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设施配备等,进行标准化生产。
“我们随后借鉴了蔬菜种植专业村庄的成功案例,发现蔬菜品质是蔬菜种植产业的生命力。所以,为保障蔬菜的绿色品质,我们合作社建立了严密的绿色蔬菜种植监控体系,让菜农严格按照绿色蔬菜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他介绍,合作社还为每个蔬菜大棚建立了沼气池,蔬菜种植所需营养全部来自沼渣沼液,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任何违禁药物和植物激素。
杨远军介绍,目前,他们合作社成功注册了“焦集”牌蔬菜商标,白萝卜、芹菜、西红柿等七个蔬菜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有了品牌保障,销路自然畅通,与此同时,又成立了蔬菜营销服务部,探索电子销售、农超对接、农宅对接等销售方式,为拓展销售渠道、保障菜农利益上了‘双保险’,菜农没有了滞销和低价出售的后顾之忧,生产积极性逐步提高,村民的口袋慢慢地富起来。近几年,又有50名菜农加入到合作社进行蔬菜大棚种植,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8000元,是传统农业种植收入的2倍”。
如今,焦集村拥有各类蔬菜大棚60多个,露天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年产绿色蔬菜500万斤。2016年焦集村累计销售绿色蔬菜近500万斤,销售收入600余万元,实现利润近200万元,菜农人均收入18000元,村集体收入约15万元,一下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
“供给侧改革对我来说,主要是一个改变经营理念的问题。”长清区马套村村民李善平对记者表示,他们村就是通过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深度挖掘长清“茶叶”经济,从而带动村民致富。
条件差、底子薄村民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当记者走进长清区万德镇马套村时,村内不少游玩的市民正喝着亲手炒制的长清绿茶。李善平表示,自2015年该村成立旅游度假合作社以来,年均接待游客12万人次,年均营业收入360万元,核算到村民手中,年人均收入2.6万元,相比较原先依靠种植“看天吃饭”的时代,收入增幅高达13.8%。
“截至目前,合作社工作人员62人,营业收入达200余万元”,李善平说:“之前,村子可不是现在这个样,由于我们村地处泰山脚下,与泰安市交界,距离市区较为偏远,交通不便,村民只能依靠种地、一些果树勉强维持生计。”
自从去年从新闻里看到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这让他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国家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李善平说出了他理解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结合我们的村的情况,就是打破过去依靠小规模的农业种植的经营理念,成立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以乡村旅游为主攻点,打造一条民宿风情线”,李善平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手里没几个钱,我们村党支部想要搞个合作社。说真的,我们真没想到这个合作社大有作为。”李善平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村里包括他在内的30多户村民用闲置的房屋入股合作社,到了年底就领了第一笔分红。“城里人爱玩,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山水,在来点咱北方少有的茶叶,你还能采,还能喝还能吃的,他们(城里人)甭提多高兴了。”由“量”向“质”转变村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李善平介绍,村里成立旅游合作社只是一个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游玩,还需要有特色农产品为支撑,因此,他又把目光放在了茶叶上,村子也因此引来了不少旅游者,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乡村旅游,在我市起步相对较晚,但内容丰富,其中涉及到了民宿、采摘、垂钓、采茶等活动。”他认为,“人无我有”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法宝”,作为农家乐、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自身特色,让游客玩得好、玩那些从未玩过的项目才是乡村旅游生存的“生命线”。
据了解,自从村里有了“旅游+茶叶”的项目,村民的收入也在逐渐提高,一时之间,“一亩茶十亩园,每天都到茶园去捡钱,一个芽头3毛钱”、“一年种两年采,三年收回成本来”、“家有二亩园,年收三万元”等顺口溜被村民口口相传。
采访中,不少村民向记者表示,“改种茶叶之后,我们的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亩茶十亩田,一点都不假。”说起种茶增收,茶农兰俊忠深有体会,去年他种植的20亩茶园纯收入达20多万元,今年茶园收入又再创新高。
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李善平说道,“因此,我们只有把‘质’提高了,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村民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
民以食为天,“食”大都出自农村,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产业是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发动机”,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农业多种形式在脱贫工作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产业改革要加大扶贫力度,争取早日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让一个兄弟姐妹在共奔小康的事业中掉队。
丰富经营形式让村民腰杆子直起来
济阳县扶贫办副主任刘增恭告诉记者,积极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形式是乡镇脱贫主战场的“第一战术”。
该县太平镇小栏村是著名的省定贫困村,在第一书记到任之前,该村一直存在“看天吃饭”的状态。现年47岁的该村村民吴海善回忆起往昔仍然不胜感慨。“之前太穷了,吃饭要算计着吃,地里种的粮食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吴海善说,之前村里生活也不好,年青一代都出去打工,村里成了空壳村,当时的日子“让人看不到希望”。
当脱贫攻坚战役的冲锋号吹响后,许多政策都在向扶贫倾斜。小额扶贫贷款,是扶贫政策中帮助贫困户战胜贫困的又一“利刃”。吴海善就是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他贷款承包流转的土地,盖起了9个瓜菜大棚,占地27亩。今年是头一年,年收入就达到10万元。“以后还能好点,今年还包括成本。以前我就干过大棚,当时规模小,只有一个,又因为交通不便,瓜菜运不出去。一气之下我就出去打了一年工,后来生了两三年病,脑血栓,就回家了。现在又干回老本行了,但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大棚种植西瓜、菜椒、甜瓜等,吴海善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信息高度发达,他可以“什么好卖种什么”,不用担心像以前一样卖不出去瓜菜了。“生活好了,身体也恢复了,基本的农活我现在都能干了。”吴海善的语气透露着又能做一个农民的自豪感。
遵循市场规律给村民脱贫带来希望
“俺现在的工作很充实,每天种种菜、侍弄侍弄地,还能喂喂鸡,捡捡鸡蛋。”吴海善说,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党的好政策。“党的扶贫政策好,贫困户脱贫有希望。之前我们哪敢想小额贷款的事儿,现在虽然有贷款,但是压力也不大,脱贫希望近在眼前。”
在听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吴海善兴奋地说:“这次会议上提到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农业扶贫的力度,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他表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扶贫工作也带来了希望。
“这项改革,可以指导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控生产,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是脱贫的风向标”,吴海善说,“贷款种地脱贫,就要仔细研究国家政策,才能做好生产。供给侧改革对俺来说,主要是一个改变经营理念的问题。不根据市场,盲目种地,只能是‘白忙活’,脱贫工作也做不好。你种的粮食蔬菜质量再好,人家不需要就卖不动,肯定无法持续下去,通过网络信息,掌握市场规律,才能做好脱贫工作。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2月2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在视察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指出,要按照“军令状”要求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探索乡村旅游、“保护价”收购贫困户农产品、鼓励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保障扶贫效果。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又将走向一个新阶段。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