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个概念,它需要脚踏实地,因势而变,因时而新。
一根小小的玉米秸秆,牵扯出的是农业现代化的思维转换问题。我们可以感知到现在农村的变化:人们原来像宝贝一样对待玉米秸秆,这是因为事关自家生活,取暖需要秸秆,一冬的温暖指望它呢;做饭要用秸秆,一日三餐入口指望它呢;牲畜秸秆,地里活指望牲畜出力劳作呢。这一圈用下来,秸秆基本也就能完全消化掉了。
可现在呢,农村冬季取暖用上了煤炭;做饭,煤气灶、太阳能灶已经是寻常之物,谁还烟熏火燎往灶间塞秸秆?秸秆本身的“身高”也因为品种的改良,悄悄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两米蹿到了现在的3米。秋后,秸秆成了弃之不用的“鸡肋”,一烧了之危害环境,只能让我们危若累卵的环保形势雪上加霜。农安本来是长春的“后花园”,但一年的200万吨玉米秸秆要是全烧了,那可是一个“烟雾发散基地了”,长春市区只有捂着鼻子挨熏的份儿了。
中国黑土地的城乡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一根玉米秸秆在这种变化中被冷落了,但我们应为这种冷落而高兴。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仅靠生产这些秸秆的农民想办法,他们的确勉为其难。这时候,农安县相关部门的出面引导,体现了当地政府执政为民的情怀,更有他们变废为宝的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农安县政府不光是发布了一纸“禁烧令”,还随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让农民和商家从中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如此一来农民不可能不配合。这道事关全县的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农民举手欢迎,环境得以改善,可谓一举多得。农业化的进程,需要这种因势谋新,出奇制胜的思维。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