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农商银行,农业设施物权贷款从研发到实现首笔发放,创造性地解决了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的融资难题,也堪称是该行支持“三农”的特色举措。业内人士评价其对于推动改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融资结构,满足“三农”融资需求供给具有深远意义。
2013 年,该行正式对“农业设施物权贷款”进行产品立项,市县两级农业主管部门启动农业设施物权确权颁证工作。当年12月29日,大连农商银行旅顺支行向大连绿缘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成功发放全市首笔农业设施物权贷款300万元。这是该行转制后第一款自主创新的信贷产品,也是与大连市农委开展战略合作以来,双方共同推动的一项实质性的支农成果。
大连绿晨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样地处旅顺。在合作社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合作社发展遇到了最大的瓶颈——资金。大连农商银行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特别是2013年以来,通过“大棚抵押”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落实扶持资金,截至目前贷款余额达1460万元。
特别是在企业亟需资金扶持的时候,是大连农商银行以“大棚抵押”的方式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是全市第一家“吃螃蟹”的商业银行,满足了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的需要。如今,大连绿晨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最大的绿色食品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1000多名,分布和辐射到周边60多个村,年增收超500万元。
2014年,大连农商银行还向大连市金州区登沙河江骏农业生态园发放了一笔大连市范围内最大的1户农业设施物权贷款2000万元,在当地产生了示范性作用。
截至目前,大连农商银行农业设施物权贷款共办理46笔,余额22455万元,累放30925万元。
“青贮贷”与“苹果贷”抗旱减灾的创新产品
大连农商银行的信贷产品中,有两个有意思的名字:“青贮贷”与“苹果贷”,这两个产品可以说是应农民之需而生。
2014 年,大连开展了“受灾玉米秸秆青黄贮专项行动”,大连农商银行积极响应,迅速推出“青贮贷”专项信贷行动,全力支持全市抗旱减灾。创新信贷产品“青贮贷”,专门用于发放青黄贮专项贷款,为新产品开辟绿色贷款通道,从核查、审批、利率优惠到资金发放,实现“短平快”式一条龙服务。当时,全市共有21个青黄贮收贮点,重点分布于金州、瓦房店和普兰店地区,该行组织三家重点支行开展逐户对接,共为11家贮制点发放青黄贮贷款2330万元,共抢收受灾玉米近五万吨,制作青黄贮饲料近十万吨,惠及农户近万户,减少损失约5000余万元。
就在同一年,为积极推进大连苹果市场销售,消除干旱对苹果产销造成的影响,解决果品收购资金短缺问题,大连农商银行再次大胆创新,及时推出“苹果贷”专项信贷。
该行将全市重点果品公司和果品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对象,为其量身定做“苹果贷”融资方案,加快审核、审批、发放速度,当年就为31家果品专业合作社发放果品收购资金6.1亿元,收购果品近35万吨。
“两权抵押”放活农民沉睡的资产
长期以来,担保难、抵押难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土地的市场化为解决农村金融抵押物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这样的一种探索,可以说既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年初,大连市农委在北三市和金州新区、旅顺口区各选择了1-2个乡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大连农商银行于当年12月末正式启动“两权”抵押贷款(即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项目,截至目前“两权”抵押贷款共办理169笔,余额1418万元,庄河、瓦房店、长海、长兴岛、花园口5家支行已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
在大连农商银行采访,记者了解到一个父子俩走出困境的故事。
于某是瓦房店元台镇的一户普通农民,与他的父亲相依为命。父子俩看到大棚种植挺赚钱,也开始从事大棚种植。谁知道大棚刚有起色,家里的存款被人骗走,父子俩只得从头开始,贷款也没法按时偿还。大连农商银行瓦房店支行的客户经理通过走访了解到于某父子的情况,及时上报到支行,经支行领导研究决定以住房财产权为抵押物,为于某一家发放“两权”抵押贷款,为其新增贷款4.3万元。拿到贷款后,父子俩激动不已,原本暗淡的日子又有了盼头,父子俩逢人就夸大连农商银行 “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另一个帮助农户创业致富的故事同样折射出大连农商银行对农民的这份牵挂。长兴岛农民李某经营樱桃大棚,自建樱桃大棚13栋,由于树龄较长,急需全面更换樱桃树苗,准备引进一批优质树苗培育种植,但此时手里资金却很有限。焦虑之际,大连农商银行长兴岛一位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时遇到了李某,并告诉他大连农商银行正在探索“两权”抵押贷款新业务,这让李某兴奋又激动。长兴岛支行经对李某经营的土地实地勘测,多次与总行三农业务管理部、法律合规部沟通,几经努力,大连农商银行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成功发放给了李某,那一刻,他真正体会到了“雪中送炭”的含义。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