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当前,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全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抓出新的成效。”总书记寄语“三农”,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指向明确、语重心长!
正如总书记所言,“三农”工作需要更多的关注、关心,也需要更多支撑、支持。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2年,我市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并将其置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全局,作为新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系统谋划,全力推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新亮点,实现了农村大变样、农业大发展、“三农”大跨越。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市美丽办有关负责人肖波介绍,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三美三宜两园”的建设目标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镇村同步、四级联创,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三美融合、统筹推进”的建设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美丽乡村。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35.2亿元资金,规划建设省级中心村211个,整治自然村庄2326个,环巢湖3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展现新面貌。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我市坚持产业富民,增强乡村发展新动力。三年来,全市共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178个,发展农民合作社225个、家庭农场150家;为130个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元;培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条,星级农家乐175家。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市带动了公共资源下乡,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我市第一次全面系统编制了农村建设规划,全市规划中心村951个,保留基层村3903个;第一次有力整合了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市县安排专项资金9.04亿元,整合各类资金14.33亿元,吸引社会资本8.38亿元。同时,我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中心村道路915公里,建设农民文化乐园118个,实现省级中心村通村达户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电气化改造、农家书屋、标准化卫生室五个全覆盖;加强公共服务配套,新建综合服务中心173个。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启动推进34个美丽乡镇和37个省级、30个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分层分类打造美丽乡村“基本版”“标准版”和“升级版”。
下好城乡统筹一盘棋
今年我市将加快做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施脱贫攻坚,下好城乡统筹一盘棋。
在加快做强县域经济方面,我市今年将启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加强道路、电网、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高县域产业承载力。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倾斜力度,支持肥西桃花工业园、长丰双凤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强化市与县(市)联动,加快推进与国开行等合作试点项目建设。整合各类资金50亿元,支持县(市)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继续加大对巢湖市、庐江县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今年我市将实施现代农业“十大行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园区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继续在环巢湖地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实施种业“百亿”提升工程,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群。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新增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建设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基地,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以上。实施淠史杭、驷马山两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完成71座中小型水库和2座闸坝除险加固,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