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民、农村统称为“三农”。
农业现代化涵盖“三农”发展目标,但过去农业理论界没有明确关于“三农”发展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内在联系的理论解读,多种说法并存。到目前,尚未在全社会形成清晰的农业现代化与“三农”发展目标理论界定。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
农业之于现代化,不是农业本身的现代化;
农民之于现代化,不是农民自己的现代化;
农村之于现代化,更不是目前的众说纷纭。
一、“新三农”理论的提出
创联新农业智库鲜明提出“新三农”理论:“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荣新农村”
创联新农业智库认为:“十三五”已开局,新的发展时代需要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更符合时代的充实和升华,新的发展时代需要以更加辩证的哲学发展观,根据国情和民情以及全球农业竞争趋势的发展和演变,提出更具方向性、目标性、原则性和可操作、可实现性的农业现代化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目标理论,需要在党中央确定的基本国策前提下,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全新的理念升华和系统性战略设计。
创联新农业智库提出“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荣新农村”的“新三农”理论,是新农业时代农业现代化与“三农”发展目标的重大理论创新。
创联新农业智库作为国内首家民间农业智库,献策政府,献策社会,献策农民,深刻浓缩其研究思想,在全国农业理论界第一个鲜明提出的“新三农”理论,符合“十三五”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有利于厘清农业发展战略理论上的模糊,有利于全社会建立共识,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正确的理论做指引,减少试错,绕开陷阱,调直弯路,真正走出一条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二、“新三农”理论的创建
1、新农业时代,必须有清晰描述“三农”发展目标的配套理论
过去我们关于“三农”发展的理论框架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至今,这种理论框架还在很多政策文件中体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今天的“三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已经不能产生更符合时代的理论引领了。
关于“三农”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更不能停留在陈旧理论层面上。充实和升华现有“三农”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加快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农业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的需要,是综合解决“三农”多种发展矛盾的需要。
2、“三农”发展的旧理念必须摒弃
农业增效:还是单纯的质量效益增长理念。
农民增收:还是不能代表农民更深层次的期盼。
农村发展:还是一个停留在以发展为宗旨的农村社会结构治理理念。
今天,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三个旧的“三农”发展目标上,就等于根本没有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理论进行战术落地,就等于在实施理论和实践操作上还没有跳出陈旧理论的束缚,就等于没有创新,也没有协调,更没有绿色、开放、共享。。。。。。
摒弃一切不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陈旧理论,确立新的更符合时代的正确的发展理论和发展目标,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以及农民阶层都需要达成的共识,只有这样,才可能走的快、走的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国策才有望落地。
3、“新三农”理念,就是农业现代化的明确目标
“生态新农业+幸福新农民+繁荣新农村”的“新三农”理论,彰显全新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应用于“三农”问题,综合解决“三农”多种矛盾的突破性理论创造。
三、“新三农”理论的核心内涵
核心内涵一
以生态化为最高准则的新农业发展模式,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为手段,最大程度地应用新科技、保护自然、修复土地,全面解决农田面源污染。山更青,水更绿。
核心内涵二
推动农村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繁荣,建立大美乡村、宜居乡村、道德乡村、文明乡村、祖宗乡村、养老乡村,让乡村释怀乡愁,让乡村品质和品位全新升级,让乡村地产红火,让农民有尊严的在农村养老,让“在农村有个家”的新乡村置业成为新常态下拉动内需、创造新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和助推器。
核心内涵三
向农村汇聚最优秀的生产力要素和资源,创造中国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新农业发展变革,让工业反哺农业落地实施,创建出资源汇聚、价值叠加的“新农业主体力量”,建造出可以带领95%以上农户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农业快车和体现执政党发展理念、底线约束及法规管控相结合的新农业发展轨道,拉上农民,让新农业快车在轨道上运行。
核心内涵四
摒弃那些自认为满足农民眼前利益,就是关爱农民的陈腐理论和观念,深度挖掘农民心中潜在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渴望和期盼,以尊严、体面、亲情、财富的综合体现为最高原则,以“政策+体制”的力量,创造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核心内涵五
以更高远的战略视野,通盘统筹农民共富、乡村繁荣、生态治理、粮食安全、内需拉动、四化同步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可靠提高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真正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协调发展,立足超越,雄踞世界农业竞争舞台。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