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在1982年至1986年、2004年至2016年间,中央先后发布18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这18份中央一号文件反映出不同阶段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包含了不同时期诸多利农、惠农政策信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无一例外是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开篇之作、重中之重。今天,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生活着接近9亿农民,“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历届中央领导层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同期中国总体经济的发展相比,第一产业的发展程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1982年至1986 年、2004年至2016年间,有18个一号文件的聚焦点是“三农”问题。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农村的发展将是实现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土地承包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1982 年、1983年、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以“三农”为内容,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关键是通过承包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1984年提出具体可延长土地承包期,给农民群众吃上 “定心丸”,稳定农民群众的情绪,激励广大农民放心投入、大胆投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村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发展社队企业、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对GDP的贡献逐年递增。部分农民开始脱离对土地的简单依赖,打破地域的限制,离开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1985年十项政策出台,取消了个别品种的统购派购制度,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农村经济开始活跃。1986年肯定农村改革,增加农村投入,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解决了温饱大问题,继续保持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1988年至1997年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让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推进。由于农村改革滞后,进度变缓, 1997年至2003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速大幅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还出现全国粮食产量罕见下滑的严峻局面。 2004年“两免三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给予粮食直接补贴、良种推广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2005年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多予少取放活”,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2006年历史性地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城市反哺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可以实现温饱,不能达到小康,2007年强调扎实推进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主题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010年“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首次提出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
“开弓没有回头箭”,2011年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2012年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重点,加大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历史罕有的“十二连增”。与其他国际农业强国比较,我国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逐渐显露。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2013年至2016年部署农业现代化。2013年提出农业补贴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首提“家庭农场”概念。2014年深度规划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三方面改革,强调市场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号文件”十八年聚焦“三农”,“厚积薄发”决胜全面小康。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十八年始终如一、高度重视,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2016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亮相中央“一号文件”。在新形势下,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补齐“短板”,是确保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贯穿始终。在其他 “三化”发展基础上,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实现传统农耕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全面转变。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人和、家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形成人人参与、开放合作的良好局面,使全体人民在共享共建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到2020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如期胜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