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不平衡,存在东强西弱等问题。未来,平衡和充分发展应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日前发布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我国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不平衡,存在东强西弱等问题。其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6席,并包揽前4位。
“平衡和充分发展应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介绍,与2018年相比,今年百强县东部地区席位减少3个,中部地区增加3个,西部地区减少1个,东北地区增加1个,表明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发展凸显成效。
具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江苏省在入榜数量和发展质量两方面持续保持高位,同山东、浙江一起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
此外,随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则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但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
赛迪研究院总工程师、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乌宝贵指出,当前,县域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和有力支撑。同时,县域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当前,我国县域经济总量达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四成左右,百强县中有30个县的GDP进入千亿元方阵。
“从结构上看,百强县的主导产业中,二产、三产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三产增速明显高于二产,说明其经济发展已经逐步具备一些都市特征。”马承恩认为,百强县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减少第二产业的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升第二产业整体供给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同时,百强县正初步摆脱投资依赖,“三驾马车”协调驱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百强县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