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清晨,本报县域经济调查报道组一行路过雅安市名山区茶都大道,看见旁边广场上矗立着一尊11米高的石像:一位长须老者搂着几株茶树,握着一把锄头。
这名长者叫吴理真,作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人,被后人尊为“植茶始祖”“甘露大师”。每年的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祭拜茶祖吴理真都是重要环节。
在名山,这样的“茶的气息”随处可见。独特的茶文化,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在成都武侯、内江隆昌、宜宾翠屏、泸州龙马潭等地,报道组也都触摸到了不一样的城市魅力。这些独特,让这些城市更具吸引力。
本报记者 蒋君芳 邵明亮 魏冯 文莎
科学规划打造城市亮点
“之前对威远的印象就是工业很发达,没想到来了却完全感觉不到这是一座工业城市。”来威远旅游的泸州市民张凤霞,坦言自己对威远的印象在这几天里完全改变,“可以说是环境优美、生活安逸。”
印象的改变,源于城市的诸多付出。“近年来我们在不断优化严陵工业园区布局,引导传统企业转型发展,淘汰不符合园区规划的产能,在工业园区与城市居住片区之间形成隔离绿带。”威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富学介绍说,未来威远将形成“一带四楔多园”平面与垂直相结合的立体化绿地系统。
生态,正在成为一座有吸引力城市的基本标配。隆昌市也定下了“一城绿色半城湖”的未来目标。
按照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隆昌市城市森林全域规划方案,隆昌将按照“一心、一环、三廊、三带、多点”的城市森林工程空间布局,将隆昌全域内的“一城、一湖、两街道、十七镇”纳入工程实施范围。到2021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实施100个生态(森林)公园。
作为重要产茶地的名山区,在“为城披绿”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有近35万亩的茶园面积,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绿色‘外衣’。”名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周万友介绍说,名山区正在积极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力争今年中心城区绿地率提升至39%。
作为城镇化程度最高的成都市中心城区,武侯区更多是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为自己添绿。一块块小游园、微绿地,让许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感受到绿色生活的美好。“从2017年9月启动到现在,我们一共完成了26个小游园、微绿地,总计面积达到12.3万平方米。”武侯区公园城市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
人民南路沿线的高楼大厦、华西坝周边的民国风情、武侯祠区域的古蜀格调……武侯区有着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不过,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武侯祠。去年全年,接近50万人次游览武侯祠。今年1-5月,武侯祠已接待游客约27万人次。
为了放大这张名片的效益,眼下武侯区正打造三国蜀汉城。“成都体院搬迁到三岔湖,老校区腾出300多亩土地,再加上周边几十亩,打造总规模有400多亩。”武侯区规划局副局长沈晓晋介绍,三国文化将在三国蜀汉城里得到生动再现。
历史古迹和文物,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如同武侯祠对于武侯区的意义一样,三苏祠也是眉山市东坡区最闪亮的一张城市名片。
为了不破坏这张名片的影响力,当地做了许多工作。三苏祠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三苏祠的古建大多采用了楠木、杉木和柏木,芦山地震时,三苏祠受损。为了保证文物修复的“原材料”,维修人员跑遍眉山、乐山等地的木材市场寻找老木料,有的老料已超过百年历史。
即使是在泸州建区时间最短的龙马潭区,历史依然有迹可循。在已经公布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中,98岁仍在运行的洞窝水电站成功入选。
年迈的水电站,即将迎来新生——水电站垂直上方100米的地方,一座全新的博物馆将拔地而起。龙马潭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胡江说,博物馆室内设计结合建筑高度,引入水幕设施,将“洞窝瀑布搬进建筑”,“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龙马潭区的一个新地标。”
于细微处感受城市气质
“看到这些公交站牌,就知道我们已经到了隆昌了。”第一次来内江隆昌旅游的天津游客唐浩,在来之前就已经做足了“攻略”,知道这些精美的青石公交站牌,与隆昌的“中国石牌坊之乡”美誉有关。
川渝接合部的隆昌,是一个因古牌坊群而闻名的县级市。当地盛产青石,境内随处可见雕刻精细的青石桥、青石建筑和青石雕塑。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隆昌融青石文化、古牌坊元素于一体,在城区主要公交线路沿线建设了大量仿古青石公交站。
据介绍,这些造型古朴的公交站,每个大约需青石60吨,上刻花、鸟、兽等,各种楹联牌匾更彰显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曾被称为“史上最牛的公交站”。
而在武侯区郭家桥北二街,展示城市气质的是20幅街区风貌图:川大校史变迁、爱国校友事迹、薛涛爱国诗词、咏竹爱国诗词……这些图画中,竹子是时常出现的元素之一。
郭家桥北二街所在的望江坊片区,坐拥川大望江校区、望江楼公园等独特文化资源,成为成都正着重打造的“八街九坊十景”中的重要“一坊”。其中,望江楼公园是全国最大的竹类公园,荟萃了国内外150余种竹子。当地深入挖掘望江历史风貌文脉,打造出了郭家桥北二街“爱国”文化主题街巷,历史风貌与望江元素紧密融合,为生活化的街巷增添了一抹诗意。
在“中华竹都”宜宾,竹子同样是城市风貌中不可忽略的元素。该市在翠屏区投资20亿元建设龙头山竹文化主题公园,在城市重要干道、节点全面打造竹景观,累计栽植楠竹约25万余株。“不愧是中华竹都!其它城市很难看到!”来自上海的游客宋怡然这样总结自己的宜宾之行。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