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县市动态

县域经济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时间:2019-06-1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山西新闻网

  县域强则乡村兴。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区划型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融合共进的最佳桥梁,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必然接点,其发展的方略模式和效果效益,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直接现实性。因此,在县域经济视域下找到全方位振兴乡村的支撑基础,进而探寻其现实路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基础性支撑: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有配套的产业链和服务来带动支撑,这就要求,在遵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要深入实施质量战略,以创新驱动补链强链,充分释放对乡村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提升县域产业辐射力,走红利共享之路。县域经济要充分挖掘地域资源和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精准定位,培植县域主导产业,壮大县域优势产业,通过提升县域产业的规模和层级,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助推现代农业产业的兴起,逐步将县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的红利流向乡镇、村社、农民。二是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度,走融合发展之路。发挥园区开发区贴近农村、服务农村的天然属性,依托园区开发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共建发展平台、共享本地资源、互推优势产品,为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特色化续力增源,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推动产业业态多元化,走赋能农业之路。按照二、三产业附着于本地基础农业之上,以此拓展农业产业辐射范围,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的思路,县域经济要围绕基础农业、特色产品、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等现实条件进行区域化布局,整体化推进,特色化打造,在融合式区块链中形成文旅名镇、特色村庄,以此激活农业产业业态多元化、新型化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早落地早实现打下基础。

  关键性支撑:培育县域高素质人才 搭建乡村振兴的新舞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是人力资源,但受限于我国农村土地少、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和大多数乡村地区薄弱的生态承载能力,再加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成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呢?一方面,要抓住我国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坚持“并联式”叠加发展,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县域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有力支撑。当前,发挥县域城镇化的功能和作用,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把人在县域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落实好,以此为着力点破解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等现实问题,将县域承接外流人才和接纳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提升到一个高的层级。在大力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县城、乡镇、村庄的人口与经济活动布局,打造县域“人力资源储备池”,为乡村发展发挥正面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县级城区、新技术开发区、园区、特色小镇等地域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县域距离乡镇、农村最近的区划优势,很好地承接在一二线城市有作为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和科技人员回县返乡就近就业创业,进而激发创新活力,扩散创新成果。因为县域城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低廉的往返成本,在城务工的农民在创业创收之余可以照顾家庭建设,主动参与本村生态环境保护,进而现实“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可以积极引导本土能人、创业有成的人士回归本村参与村级治理、服务基层党建、支持乡村产业建设,推进村级“治理有序”,实现村民“生活富裕”,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夯实根基。

  持续性支撑:县域环境最优化营造培植乡村振兴的新土壤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塑造县域整体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节奏,大力夯实基础环境,辅之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与乡村发展实际无缝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拓广阔的天地。

  一是优化政治生态。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重点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以农村党建为引领,以规范村级权利运行机制为切入口,以党建聚合发展之力,以党风促进乡风之变,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村级治理新体系,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乃至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普遍且深远的现实意义。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素红利”“政策红利”逐步让位于“创新红利”“制度红利”,营商环境的价值越发凸显。因此,政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要从“抓项目”转向“造环境”,以硬措施提升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要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前提下,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建设“互联网+政务”工程,打造县级政务服务云平台,实施动态管理,在法律、科技、融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提升政府专业化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快实施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从项目引进到落地专人专责一负到底的制度,让企业专注于产业项目建设,打通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优化金融服务。县级城市要深耕本地资源优势、依据产业结构特点,主动对接一线城市的优势金融资源、主动承接一线城市的产业转移,在争取资金、引进技术、促进合作等方面实现优势金融资本的高位链接。积极探索政府银行企业协同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进园区、进企业、进农村,加大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户融资难等问题。在加强农村产权市场研究的基础上,鼓励金融结构研发以农村产权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机构与保险机构、担保机构等第三方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发县域特别是农村市场,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